暮春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刮过观星台高耸的台基。巨大浑天仪冰冷沉默的铜环在夜色下折射着稀薄星光,压抑得如同帝国阴郁的心跳。朱元璋面沉如水,指尖捏着钦天监监正递上的密奏,指节惨白。薄薄的宣纸上,两行铁划银钩的字迹仿佛在燃烧:
“昨夜亥时三刻,天狗犯北辰帝星!光色尽掩,移三宿方复明!此乃……此乃……主储位动摇,国祚倾危之兆啊陛下——!!!”
最后几个字如同毒刺,狠狠扎进朱元璋的心窝!北辰即紫微垣帝座!被“天狗”吞噬!动摇的是谁的储位?!朱允炆!他那刚刚册立不久、年仅十二岁、文弱书生的太孙!一股冰冷的寒气瞬间从朱元璋脚底首冲头顶!这些年他亲手铸造的帝国冰山,似乎在星象的凶兆下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当年标儿之死的疑云、晋王嫁祸燕王的毒计、诸王膨胀的野心……无数念头疯狂撕扯!
“妖言惑众!!”朱元璋猛地将密奏拍在冰冷的黄铜基座上,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给朕将这妄言惑乱人心之辈——”
“陛下!陛下息怒——!” 沈棠(马皇后)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和虚弱的颤抖,猛然打破了这即将爆发的雷霆之怒!她由宫女搀扶着,脸色比纸还要苍白,踉跄着登上观星台。腹疽的隐痛在登阶时如同剜心,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她挣脱宫女的搀扶,扑到朱元璋面前,不顾仪态地抓住他那沾着夜露寒气的手。
「马皇后忠贞泣血」:她的眼中满是惊惶与对孙儿未来的无尽担忧:“陛下!北辰蒙尘……乃上天对我朱家示警!允炆年幼,难承天命之重……此煞……此煞乃冲他而来!妾残躯不足惜!身居后位二十余载,今请代太孙……领此天罚!求陛下速允太孙移居孝陵!暂避锋芒!待……待妾以虔心诵经禳解……或可……或可稍缓星劫……”字字泣血,情真意切,眼中泪光潸然,将一个祖母护孙的绝望与决然演绎得淋漓尽致。
朱元璋浑身一震,握着沈棠的手不由自主地收紧。看着她惨白的面容,感受着她掌心的冰凉和微微颤抖,再想到密奏中那可怕的预言,巨大的矛盾几乎将他撕裂!允炆是他选定的继承人!可这灾星……难道真要应验在这孩子身上?!避?如何避?沈棠的提议……虽荒谬,却……
「沈棠星轨罗网」:心似冰晶!北辰犯帝星?史书从未记载洪武三十一年有此异象!定是僧录司那帮妖僧勾结某些藩王搞鬼!他们要动摇允炆!要逼允炆出宫!好,我将计就计!孝陵?那里有杨溥!有藏于碑林的密码蜡丸!有北斗锁住的地宫!允炆入孝陵,不是囚禁,是送他进入暗流涌动的风暴眼核心!是让他提前触碰那盘决定未来生死的棋局!
“皇祖母……”朱允炆怯懦的声音响起,小小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惊恐地看着情绪激烈的大人。
就在这时!无人察觉!沈棠因激动和“虚弱”而剧烈咳嗽,宽大的袖袍拂过御案边缘那只正焚着高品檀香的缠枝莲纹铜香炉!一缕细微到几不可察的白色粉末从她袖口滑落,如同一点微尘,无声无息地掉入香炉中心那簇炽热通红的香灰中!
嗤——!
香炉内猛地腾起一股异于寻常的青烟!这烟气比普通檀香烟气浓重得多,带着一种奇异的草腥味,袅袅娜娜升腾而起!竟在观星台上方清冷的夜空中,借着星光和远处微弱的宫灯火,丝丝缕缕地聚成了几道……极其模糊、扭曲、却又隐含规律的星点连线! 线条隐隐指向东南方向!
“嘶……快看!”一名年纪尚轻、沉不住气的文官猛地指着空中低呼!
众人下意识抬头!只见那诡异的青烟缭绕变幻,竟真的勾勒出一片如同被天河星流撕破一角、路径弯折指向未知远洋的图形!
朱元璋脸色剧变!瞳孔骤缩!他甚至顾不上惩治钦天监的官了!沈棠那“代太孙受煞、恳请避居孝陵”的提议,与眼前这“天象指引”瞬间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呼应!天命?!星劫?!指引?!
“传旨——!”朱元璋喉咙发紧,声音嘶哑,几乎是吼出来的,“皇太孙允炆!即日!移居……孝陵西配殿!斋戒静修!为太祖、为大明……祈福禳星!”
沈棠咳得撕心裂肺,被人搀扶着垂下头。就在低头的瞬间,眼角的余光却如冰冷的刀锋扫过一个侍立台侧、垂首敛目的僧人身影(僧录司右觉义,道衍心腹),嘴角掠过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冷笑:
青烟星途?不过是南疆迷魂草晒干研磨的粉末混入高品檀香罢了……这“天意”的罗网……是我织的!允炆的孝陵之路……也是我开的!杨溥,该你动下一枚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