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的桃花开得正好时,《双生桃》电影的第二部《双生桃·今生》在周庄开机。
苏婉容(赵丽颖)站在驿站的桃树下,穿着戏服——月白衫子绣着浅粉桃枝,发间别着林砚秋(林更新)亲手雕的桃木簪。镜头扫过她腕间的翡翠镯,内侧“苏”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镜头外,林砚秋穿着靛青长衫,握着狼毫笔在婚书上题字,腕间的翡翠镯同样闪着光,内侧“林”字与她的“苏”字遥相呼应。
“阿颖!”场记举着喇叭喊,“林老师,您这婚书写得太入神,NG三次了!”
林砚秋抬头笑,眼尾的细纹像极了戏里柳砚秋初遇苏婉容时的温柔:“再给我半柱香。”他转头看向苏婉容,声音轻得像片桃花瓣,“当年在横店拍第一幕,你跪在泥里攥着桃核说‘这是真的’,现在…我比那时更信。”
苏婉容望着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的深夜——他们刚拍完古代戏园的戏,暴雨倾盆的片场里,她穿着湿透的戏服蹲在桃树下,手里攥着半枚从泥里捡的桃核。林砚秋举着伞冲过来时,她正对着桃核发呆:“你说,我们是不是在重复什么?”
他当时说:“不,是两世人在借我们的手,写同一封情书。”
开机仪式上,导演举着“双生桃·今生”的牌子,身后是驿站的“时光信箱”——里面塞满了观众寄来的信,有退休教师写“戏里的团圆让我想起亡妻”,有小学生画“桃树下的全家福”,还有台湾周奶奶的孙子阿凯写的:“阿嬷说,等桃树结果,要请赵阿姨林叔叔去台湾吃凤梨酥。”
“开机!”
随着一声锣响,苏婉容和林砚秋的手在婚书上落下最后一笔。镜头外,小桃举着桃木福牌跑过来,发辫上沾着桃花瓣:“阿娘!爸爸!台湾的阿嬷视频说,桃树结果了!”
手机屏幕亮起,周奶奶的脸出现在画面里,身后是满树青果的桃树:“阿颖啊,老周头托梦给我,说他在桃树下等我们呢。等夏天,我们要带着台湾的桃子来,和咱们的桃子一起甜。”
苏婉容接过手机,镜头扫过她腕间的双镯——和古代太奶奶苏明兰、太爷爷柳砚秋留下的那对,纹路分毫不差。林砚秋悄悄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翡翠镯传来:“你看,他们真的在等。”
傍晚收工时,驿站的小剧场坐满了人。
大屏幕上,第一部《双生桃》的片段在循环播放:古代戏园后台,柳砚秋(林砚秋饰)为苏婉容(苏婉容饰)挡雨;现代驿站里,林砚秋举着伞冲进暴雨,把婚书护在怀里;还有小桃举着桃木福牌,奶声奶气地喊“阿娘阿爹”。
“原来…我们真的在写同一部戏。”苏婉容轻声说。
林砚秋从身后环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戏里的我们,等了三世;现实里的我们,等了三年。”他指了指窗外——桃树下,小桃正和昆剧团的小演员们排练《桃夭》,“但现在我知道了,最好的‘等’,是和你一起,把每一个‘现在’,都过成‘戏里的圆满’。”
深夜,苏婉容靠在林砚秋肩头翻剧本。最后一页是她的批注:“戏里的柳砚秋说,‘桃枝易折,人心难移’;现实里的我想说,‘桃枝会老,人心永远新鲜’。”
林砚秋翻到扉页,那里贴着张老照片——横店片场的花絮,穿着戏服的赵丽颖(苏婉容)和林更新(林砚秋)蹲在桃树下,手里攥着半枚桃核,背后是“双生桃”的戏牌。
“你看,”他指着照片,“这才是我们的‘戏里’。”
苏婉容笑了,指尖拂过他腕间的翡翠镯:“不,这是我们的‘戏外’。”她指了指窗外——月光漫进窗来,照在茶几上的双镯上,它们轻轻相碰,发出细碎的清响,像极了冰下桃花绽放时,花瓣落在泥面的声音。
“那是三世的回响,”她轻声说,“更是每一世都在续写的、温暖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