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一次听到有人要给他托底
季听走后,李主任马上把宋书意叫进办公室。
“书意,这个合同能签下来有你一份功劳,但是毕竟是第一次合作,我们是要担风险的。”
“你务必和小季打好关系,最好是能一起去一趟,确保产品质量。”
“出差津贴和伙食费我给你按最高规格批条子。”
宋书意没想到还能有意外之喜,对别人来说可能有难度,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公费旅游啊。
李主任也没想到宋书意答应得这么痛快,大手一挥批了一个星期的假。
宋书意美滋滋的收拾东西回家,方爱君不乐意了。
她来上班的动力就是宋书意这个小姐妹,现在小姐妹跑了,就剩她一个人天天站柜台怎么行。
方爱君臭着一张脸去办公室找李主任,出来的时候也拿了一张条。
“我们可以一起去啦!”
宋书意想想现在的火车条件,迟疑道:“小君,你坐的惯火车吗?”
“怎么坐不惯?”方爱君信誓旦旦。
“那我先去套套近乎。”宋书意扬起手中季听的联系方式。
离开供销社,宋书意先是去了一趟纺织厂告诉她妈这个消息。
周爱梅第一反应是高兴,她闺女的能耐就是大,才上班没多久就得到了领导的重用,随之而来的就是担心,小姑娘长这么大从没出过远门,更别说坐火车了,能行吗?
宋书意搬出了宋老二:“妈你就放心吧,二哥干活的车队就是跟我们合作的车队,让二哥跟我一起去不就行啦。”
周爱梅更不放心了:“老二不靠谱,别到时候把你卖了,你还帮着数钱呢。”
宋书意笑笑,宋老二可卖不动她,她把宋老二卖了还差不多。
好说歹说,周爱梅才松口答应,晚上回家逮着宋父一顿倾诉,夫妻二人耳提面命。
不认识的人一定不能搭话、陌生人给东西一定不能要,兄妹二人时刻都要在一起,到地方就给家里打电话,穷家富路不要担心钱不够用。
诸如此类的话说到大半夜,宋书意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
第二天起来才回过神来,她只是提前说一下,不是当天就要走,毕竟车队那边季听还不知道呢。
宋老二藏不住事,宋书意到大杂院的时候,整个车队都知道宋书意要跟着他们一起出车的消息了。
含蓄一点像胖子这类人,暗戳戳的劝:“妹妹,咱们出车不是出去玩,路上很辛苦的。”
直白一点像眼镜这样的,直截了当的拒绝:“妹妹你还是别去了,等咱们回来给你把东西带回来也是一样的。”
“你们懂个屁,我妹妹能是一般人啊。”宋老二毫不客气道:“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想到的,我妹妹能想不到。”
胖子:“说这话是真欠揍啊。”
眼镜赞同:“直接灭口吧,以后妹妹就是大家的。”
宋老二被几人追得抱头鼠窜。
宋书意摇摇头,声音缓慢而坚定:“这是车队和供销社的第一次合作,我算半个保证人,务必要保证这车货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你们出车一次成本不低,东西运来了却卖不出去,要赔不少钱的,我倒是不介意多拖几天,你们车队有那么多钱吗?”
轻柔柔的话砸得一帮大男人憋红了脸,一个反驳的字都说不出来。
“我们妹妹这么厉害啊。”季听低沉的声音里夹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这帮男人真是扫兴。”
众人:“……”老大,你这样让我们很陌生啊。
宋书意却格外认真:“我很负责任,不能让你亏本,而且要赚到钱,保住车队。”
季听一怔,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要给他托底。
他忽略心中那丝异样,回道:“好。”
宋书意又问了车队的目的地,盐井市,开车要半天时间,坐火车会快一些。
她早点去就可以跟车队打个时间差,处理一下雪花膏的问题。
“好,那我提前准备,你们到了就给我传呼。”宋书意说道。
传呼机是供销社公用的,李主任友情提供。
方爱君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一听要走就直接出门了,身后跟着拖着行李箱的王妈。
宋书意哭笑不得,怪不得方爸方妈那么放心,原来是早就想好了后招。
这样也好,有个大人跟着确实更安全。
不过年不过节,火车站的人并不多。
方爱君出门都是小汽车,还是第一次坐绿皮火车,哪里都觉得新奇。
怕她不适应,除了宋书意的卧铺,王妈直接把另外三个卧铺都买下了,小小的卧铺车间,只有她们三个人。
还得是钞能力啊,宋书意折服,不过这对方家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
毕竟方爱君为了能和宋书意一起出差,什么补贴都没要,就为了一张假条。
中午吃饭的时间有乘务员推着小车叫卖午饭,有人伸手叫停,乘务员同志收了饭票,利落地掀开几个铝饭盒供买饭的人挑选。
宋书意饭票在手,要了两荤的米饭。
土豆炖鸡块和小炒肉加上粒粒洁白的大米饭,能把人香个跟头。
用勺子把炖得烂烂的面土豆捣碎,再掺进米饭里,宋书意一口气吃了半盒。
方爱君咂舌:“要不是时间不够,我一定要求教做饭的厨师,我第一次见你吃这么多。”
王妈笑着附和:“是呀,宋小姐第一次在家里吃饭,那碟子里的菜几乎没怎么动,就喝了一杯果汁”
“咱家厨师还以为他炒的菜有问题呢。”
宋书意已经习惯了这种善意的调侃,撑起下巴望向窗外:“今天天气不错呢。”
两个人知道她在转移话题,对视一笑。
盐井市到了,方爱君下火车的时候脚崴了,为了不耽误事,有王妈陪着她去卫生所,宋书意独自去打探当地的情况。
盐井市最出名的就是茶叶,挨着火车站的供销社里有不少茶叶特产。
卖茶叶要工业券,宋书意没有,但她拿出了自己的茶叶,拜托售货员辨认是否有同类茶叶。
售货员翻了个白眼,态度虽然不好,但还是帮着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