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破案就变强

第23章 似乎是线索

加入书架
书名:
刑侦:破案就变强
作者:
鱼骨张
本章字数:
5092
更新时间:
2025-06-19

听到是新警察来社区熟悉情况,几个老人来了兴趣,七嘴八舌的絮叨着鸡毛蒜皮的事。

张弛耐心的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听老人们聊的热火朝天,也时不时的插入几句,状似无意的把话题往深处引。

“咱们这小区住了不少老人呀,我看环境挺安静的。”

“是啊,老住户多,住了几十年的都有。”

“平时都挺和睦吧?有没有什么......特别不好打交道的人?”

张弛小心翼翼的引导着大家的聊天方向。

几个老人对视一眼,似乎在回忆这小区里有哪位符合情况。

“要说不好打交道......老李头算一个吧。”

之前那个戴眼镜的大妈迟疑的说道。

“老李头?”

张弛心里一动。

“就住三号楼那个,李卫国,以前是厂里的工人,退休好多年了。脾气怪的很,不爱跟人说话,整天阴沉着脸。”

大妈撇撇嘴。

“对,就是他,独身一个人,也没见什么亲戚来往,也不和社区的老人交往。”

旁边一个老大爷补充道。

张弛脑子里默记下了“李卫国”这个名字和“三号楼”。

“他一首这样吗?”

“年轻时好像还行,就是十几年前吧,他儿子突然没了,人就变得越来越孤僻了。”

大妈叹了口气。

儿子没了?

张弛一愣,下意识追问道:“怎么没的,出意外了?”

“不是意外。”

大妈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一丝神秘。

“是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当时闹得可大了,警察都来了好几趟,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有人说,他儿子是得罪了人,被人害了,也有人说......”

大妈顿了顿,凑近了些。

“也有人说,是他自己离家出走的,外面欠了债。”

另一个老大爷插话:“瞎说,小峰那孩子我看着长大的,老实本分,怎么可能欠债?”

“那谁能说的清楚?反正人就这么没了,十几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失踪案,

十几年前。

张弛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

他没有再过多停留,问了些其他治安问题后,便离开了宏光小区。

回到派出所二楼治安组办公室,自己工位。

张弛的心情有些沉重。

一个失踪十几年的儿子。

一个头顶【杀人】标签、性格孤僻的父亲。

而且,提示的详情上明确指出是十五年前。

【李卫国 犯罪类型:杀人,十五年前,杀害李峰,抛尸。】

这两者之间,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一块。

但他需要证据,需要档案卷宗查看下,既然当年警察几次上门查找,都没找到人,那就一定留下有出警档案。

十几年前的失踪案,张弛稍一转脑子,就大概有了印象,这也全得益于前一段呆在档案室那一段时间,基本上把所里档案室的档案简单看过了一遍。

张弛找了个借口,便获得档案室授权,档案室,又一次回到这里,堆满了各种纸质文件,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旧纸张的味道。

凭借前段整理档案室的印象,很快就寻找了卷宗,十几年前的卷宗,涉及宏光小区以及失踪人口的案子。

老旧的卷宗封面泛黄发脆,标记着“李峰失踪案”字迹也有些模糊了。

翻阅的过程枯燥而无味,需要很有耐心从头到尾看一遍又一遍,从这些档案中找到点蛛丝马迹。

泛黄的报案记录、询问笔录、现场勘查照片。

报案人:李卫国。

失踪人:李峰,男,时年19岁。

失踪时间:“大约十五年前的夏天。”

报案记录显示,李卫国称其子李峰几天未归,手机关机,询问过同学都说没见过。

笔录中,李卫国的回答显得很平静,甚至有些过于平静。

张弛仔细阅读着2每一份材料。

当年的办案民警走访了李峰的同学、朋友、同事,都说李峰性格内向,没什么仇家,也没有经济问题。

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张弛有系统,自然明白知道李峰被害的凶手就是他的父亲李卫国,但没有证据,他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己有证据,逆推结果,找到证据线索。

张弛的视线落在一张夹在卷宗里的黑白照片上。

照片是李峰的生活照的,一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年轻人。

张弛又翻看了现场勘查记录。

当时的民警对李家进行过勘查,但记录很简单,只写了“未发现异常”、“无打斗痕迹”。

家里环境简单描写包括阳台,只是一笔带过。

张弛拿起另一张照片,是当时勘查时拍摄的李家阳台。

很普通的阳台,堆放着一些杂物。

他的视线在照片上反复巡视。

最后,动作停住了,

停留在照片的一个角落,阳台的墙裙拐角,似乎有一个不太清晰的...... 印记?

由于照片是黑白的,而且年代久远,那个印记非常模糊。

他反复比对,那形状,像是一个模糊的手印边缘。

一个细节。

一个可能是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

如果李峰最后出现在自家阳台,那么他的失踪,性质就完全变了。

再结合李卫国头顶那刺目的【杀人】标签。

一个最初想过,又不敢去想否定,现在又一次想到。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张弛心中成型。

他收起卷宗,整理好,交还卷宗。

出了档案室,马上首奔走廊尽头的所长办公室。

“刘所,今天我在宏光社区巡防走访,听到了一个十五年前的失踪案,回所里后,我问师傅要了授权,去档案室调阅了十五年前的未结案档案。”

“在“李峰失踪案”中,发现了一个疑似的疑点。”

张弛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和语言符合逻辑,听起来客观。

刘所长正在处理文件,闻言抬起头:“哦?什么疑点。”

张弛细细的把一早在宏光社区巡防走访的过程,然后在档案里,那张阳台的照片的疑似手印边缘,以及系统提示的关键信息。

当然,他不会说是系统提示,而只能按在自己头上,自己的观察。

“这个案子,报案人李卫国说他儿子是外出失踪,但我查看当年的勘查照片,阳台上有一个模糊的疑似手印边缘的印记。”

“而且我走访时了解到,李峰失踪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离开小区。”

他停顿了一下,斟酌着开口。

“结合报案人李卫国现在的孤僻性格,我怀疑......李峰的失踪,可能不是简单的失踪。”

刘所长眉头微蹙。

“十几年前的案子了,但是技术手段有限,很多细节可能没查清。”

他看着张弛。

“小张,你的观察很仔细,有怀疑是好事。但是仅凭一个模糊的印记和一些走访听来的消息,就推翻当年的结论,证据不足呀。”

刘所长的语气很平和,但意思很明确。

怀疑可以,定论不行。

这个档案他最初也看过,所里的积案基本都翻阅过。

“我知道证据不足,我这不是申请下不惊动李卫国就近侦查下。”

想了想,接着说道:“这个李卫国,我昨天看到他了,感觉......很不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