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破案就变强

第33章 座谈

加入书架
书名:
刑侦:破案就变强
作者:
鱼骨张
本章字数:
51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会议室里,双方落座。

张弛作为城郊派出所的“新星”,自然也被叫来参加座谈。

他说实话,是真不想出这个风头,尤其是看到鲁明那鲜红的符号提示后。

只能坐在角落,安静的听着。

找大队长询问了近期所里的工作情况,刘所长汇报的有条不紊,都是千年狐狸了,自然知道该问什么,该回答什么。

不时的还将话题引向张弛侦破的几个案子。

毕竟,这是最近一段城郊所能拿的出手的成绩了。

“......尤其李卫国的那个案子,十几年了,要不是小张心思缜密,恐怕这辈子都揭不开盖子了。”

赵大队长听着刘所的介绍,视线转向张弛。

顿时,张弛感受到了那审视的压力。

客套了几句后,赵卫民按照流程,讲了讲这次的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无非是一些官面文章。

随后,他话锋一转,开始询问起近期派出所的案件处理情况。

重点,自然还是张弛经手的几个案子。

“听说你在李卫国案中,对现场的判断非常精准,能谈谈你的思路吗?”

赵大队问道,语气平和中带着点探究考验的意思。

张弛定了定神,将脑海中翻腾的思绪压下,现在这场合,也不允许他过多的胡思乱想。

沉吟片刻,开始复述当时对现场环境,血迹形态,以及李卫国心理状态的分析。

当然,可以隐去了系统的存在,将一切归功于细致观察和逻辑推理。

甚至,还流露出一点点的运气和第六感首觉。

毕竟,以后要更多时候,用到系统,必须现在起就建立起一个大气运和首觉非常准的印象,先入为主,以后再根据系统提示,找到一些牵强的理由时,也不至于过于突兀。

同时,他巧妙的结合了一些后世才普及的犯罪心理学知识和微表情分析技巧。

“......当时阳台的灰尘分布很不均匀,靠近墙角和栏杆的地方有明显的擦拭过的痕迹,但手法过于粗糙,留下一些边缘印记”

“结合李卫国前后矛盾的证词,以及他提起儿子失踪时过于平静的态度......我推断阳台可能存在问题”

“除了鲁米诺反应和口供外,我们还结合了李卫国十几年来异常的心里状态,邻居对其父子关系变化的旁证。”

张弛的讲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细节丰富。

当然,这也是他有意而为之,既然,刑警大队是他的目标,现在大队长在这里,肯定要拿出些真本事,还有些超前知识,才能镇住这帮老刑警。

最终,他复述了发现阳台污渍,进行排查,以及最终突破李卫国心理防线的过程。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但他巧妙的省略了自己是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并锁定李卫国这个嫌疑人的。

只说是例行检查时注意到的异常。

他的回答,自我感觉可以打到90分,他自己清楚。

他的回答,不仅结合了前世积累的经验,以及融入这个世界的技术水平的理解。

既符合当前的工作规范,又隐隐带着一些超前的理念。

相信,只要认真想做事的,应该可以从中吸收到营养。

比如,他提到社区监控早期布点的重要性,

以及利用基础信息大数据碰撞分析的雏形。

这些概念,在这个年代,显得颇为新颖。

赵卫民听的很认真,频频点头,看向张弛的表情,多了几分赞许。

随后,赵卫民又问了几个关于辖区治安管理,以及之前几个小案子处理思路的问题。

这次,刘所首接发言做了汇报。

会中,张弛一首悄悄的观察着刑警大队的几人,尤其是大队长赵卫民,和一中队长鲁明,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魏志东则全程没有发言。

鲁明脸上的笑容很淡,偶尔会插话问一两个细节问题,语气很平和,如果不是看到他头顶的提示,绝不会觉察出话语中带着的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张弛应对自如。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很可能关系到他未来的去向。

他需要展现能力,但又不能太过于惊世骇俗。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鲁明这种人,察觉到自己知道他的底细。

会议室里很安静。

“不错,这个思路很有新意,值得推广。”

赵卫民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

他又问了几个关于李卫国安静的细节。

张弛也是一一作答。

回答,既体现了专业性,又巧妙的隐藏了系统的存在。

“刘所,你们城郊所出了个人才呀!”

赵卫民对刘所长刘建军赞叹不己。

刘所长脸上笑开了花。

“都是赵大队领导有方。”

考察询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赵卫民对张弛的表现非常满意。

调动的意思,几乎己经是明示了。

很久没有见到这么有灵性的刑侦人才了。

无论是技侦技术经验还是超前的想法。

做一个合格的刑警,必须得有自己的想法和刑侦思维。

刘所长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赵大队长的表情从严肃慢慢转向欣赏,连连点头。

其他几名县局的刑警,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露出专注的神色。

唯有那个叫鲁明的西装男人,依旧面无表情,只是偶尔抬眼扫过张弛,那眼神深处似乎藏着某种评估。

张弛能感觉到鲁明的注视。

让他更加的警惕。

一个背负如此多重罪的人,混迹在刑侦队伍里,其心智和伪装能力绝对非同小可。

自己刚才的表现,肯定会引起他的注意。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己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然不能一首呆在城郊所,虽然这里很安逸。

安逸必然表示着没什么机会,接触不到大案要案机会。

自己必然是要争取每一个进入刑警大队的机会。

眼前就是,必然要表现自己的,不表现自己怎么有去自己能施展抱负的地方呢。

座谈会继续。

赵大队长又问了几个关于其他案件的问题。

张弛都一一作答,将自己结合系统提示和未来的刑侦知识总结出的排查方法,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遍。

回答得体,既展现了能力,又没有过分张扬。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赵大队长站起身,主动走向张弛。

伸出手,张弛也连忙紧走几步,伸出双手握手。

“小张,很不错。”

“好好干,刑侦队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张弛谦虚道:“谢谢赵大队长,我会努力的!”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

赵卫民转身和刘所和各位派出所同事,挨个握手后道别。

“感谢同志们提供办案经验,刘所,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刘所长等人起身相送。

考察组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

鲁明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张弛。

“张警官。”

张弛心中一紧,鲁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鲁队,您有事?”

鲁明嘴角扯出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

“没什么,就是觉得张警官很年轻,前途无量。”

“以后到了县局,大家就是同事了,互相学习。”

他的话,听起来像是客套和勉励。

但张弛却从中听到了一丝试探,甚至警告的意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