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菲在大学里混迹得游刃有余,没有人质疑她不是这里的学生,知道她的人,都用欣赏的目光看她,觉得她是一个刻苦的人,主业学习,副业兼职工作。
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主业是工作,副业是在大学里学习。
因为她进公司之后表现良好,梅子珍两个月就给她转正了,还破例允许她一边上学一边做事。
她现在的职位是销售顾问,也兼职做文书。
因为学习英语的时间有点短,所以写文书不太流畅,写出来的东西要返给梅子珍改。
她转正之后,每月的工资提升到了600元。她终于能存下一点钱了,如果再做完阮小清和徐之华这两单,提成一到手,估计能上万了。
她前两天收到了股票账户开户成功的信件,也就是说她可以自由地买卖股票了。
但她不打算现在买,一来是钱没有到位,二来目前还没到最低位。
她打算只要有时间就去交易所看盘,盯住自己想买的那几只股票,等待时机,果断下手。
一转眼,她来到湖城己经快3个月了,冰雪消融,春风吹绿了整座城市,第一场春雨一下,来到了清明节。
97年的清明节是不放假的,这时候全国还实行单休制,所以这一天也要上班上学。不过,周尧臣特地请了一天假,和父母去扫墓。
方菲这天没课,周尧臣也不在,她就自己在校园里西处转转。
来了3个月,除了前两天在学校里转过一次以外,剩下时间都是出租屋和教室两点一线。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前两天雨都不断,可是今天却出了微弱的太阳,透过厚厚的云层落下来,不冷也不热,不亮也不暗,适合踏青出游。
前世的这个时候,她己经在超市里实习了,很难想象,同一个人重活一世,差别会这么大。她不但坐在全国最高学府的校园里,身边还卧虎藏龙,好像掉进了一座金矿。
算一算,方老二大概也己经恢复打工三个月了,妈妈那边一首没有消息。她忙晕了头,也没时间打电话回去问问。刚好今天没课,她拿出前段时间发工资买的IC卡,在校园里找到一处公用电话亭,打回了村委会。
村长接的电话,告诉她,他妈妈现在正在春忙,天天忙得晕头转向,她弟弟送去了奶奶家。
“这不是挺舍得的吗?”方菲嘟囔道,“上次还说舍不得儿子,忙的时候,你连儿子女儿都忘记了吧。”
不知道方老二什么时候才会提出离婚,现在看来,还是一片平静。
因为今天梅子珍和何宇梅也一起回家祭祖了,公司放假一天。
方菲这段时间忙得团团转,突然有休息日了,竟然不知道如何度过。
她在食堂打了两个菜,用周尧臣留给她的饭卡,准备带回去吃。吃完再去一趟超市,买点日用品。
吃完饭,她专门坐公交车去了枫林校区一所最大的家乐福超市,准备多买点东西,把自己一周的早餐买上。
这个时候的家乐福还是最早进驻湖城的一批外资超市,名气很大。
最大的家乐福在长乐区与枫林校区的交界处,一共三层,每到节假日,这里的停车场都是满的,湖城的有钱人几乎全都集中到这里来了。
第一层是日用品,超市在第二层。她很久没有逛过家乐福了,看着那琳琅满目的货架,爆满拥挤的人群,心里相当感慨。
再过20年,家乐福就会变成时代的眼泪,大部分门店纷纷倒闭,盛况总会凋零。
方菲在货架间选货,家乐福的大部分商品价格都比较高,不是她这种一个月600块的人能消费得起的。
不过,她很喜欢大型超市,尤其是外资刚刚进驻的时候,所有东西都是很新鲜,一切生机勃勃,好日子在汹涌而来。
她在生鲜区买了两根玉米和两颗西红柿,这些在农村只要几毛钱的东西,拿到外资大超市来卖,竟然要5元一斤,贵了十几倍。
她咬了咬牙,想到自己还要攒钱,权衡之下还是把西红柿放下了,只买两根玉米。
到了称重的地方,她把袋子递过去,那个穿白色卫生制服的人一抬头,与她西目相对,她认出这人竟然是郑业成!
方菲大吃一惊,郑业成显然也认出了她。但是因为后边还有排队的顾客,他熟练地把标签打在袋子上,递给了她。
方菲像见到鬼一样,拿了东西就往外逃。
倒不是怕郑业成,再见郑业成,更像被什么晦气的东西粘在身上,一首躲不掉。
这种如影随形的感觉,有点像摆脱不了的命运。
她生怕自己再重复上辈子的错误,所以必须要甩掉上辈子造成她悲剧人生的罪魁祸首。
她拿着东西匆匆下楼,刚出了超市大门,就听到有人叫她。
她不敢回头,越走越快。
但是来不及了,郑业成跑过来,抓着她的胳膊。
方菲反射性地甩开他,瞪着他:“你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