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果儿和韩老九

第27 章 鸡下蛋了

加入书架
书名:
杜果儿和韩老九
作者:
小懒君
本章字数:
4350
更新时间:
2025-06-20

杜果儿捞鱼的小溪附近有竹子,既然要去卖凉粉,这总得备几个竹碗,可不敢拿新买的几个陶碗去,要是在路上碰碎了,要心疼死去。

明日就是赶集,韩老九按杜果儿吩咐的,去砍了几根竹子,做了十来个竹碗。

做竹碗没什么难的,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竹碗,陶碗不是每家都用的,瓷碗那更加是难得。

买回来的布,杜果儿自己缝了一个边,铺在床上,正好,终于有床单了。

铺上后,到上面打了几个滚,嗯,挺好的,这韩家穷是穷,房子也破,这床倒是大个,记得小时候,奶奶家的床可小了,两个人睡在上面都不敢翻身。

韩母不要杜果儿给自己买的床单,

“傻孩子,你留着,我这里有呢,倒是你买了这么些布头,我来教你做鞋。”

做鞋先放到一边,杜果儿每日必须先喂鸡,拔草,菜地里的老菜叶,再就是到小溪边挖点蚯蚓。

这螺也是要摸一点的,不过杜果儿坚持的认为,就算是鸡,那个是要经常换换口味的,天天吃螺,偶尔换个蚯蚓,应该也蛮好的。

在村里买回来的两只大母鸡倒是很懂事,今天一大早居然有两个鸡蛋,至于这两个鸡蛋有没有小公鸡的功劳,杜果儿觉得不抱希望,这小公鸡太小了,每天还是只会呜呜的叫着。

“娘,公鸡啥时候长大啊?是要打鸣才长大吗?”

杜果儿看着只吃不干活的小公鸡,果然,便宜了就要浪费粮食。

“不知道,我都没注意这些,应该是的吧。”

今日韩母一大早的就起来收拾院子,这树上的李子也熟了,看起来绿里透着黄,有的李子还半绿半黄的。

地上也有掉落的一些烂果子,韩母扫起来,堆在菜园子里,挖了一个坑,埋着了。

“娘,这些烂掉的李子会不会发芽长成树啊 ?”

“是种子就会发芽,不过,这发芽了也没用啊,谁家要这么多的李子树呢?”

“果儿,今天咱们把果子摘了,明日赶集去卖一下,多少也能换点钱。”

自家的李子熟了,这大伙儿的李子也熟了,不是很好卖,可是多少也能卖点,总比烂在树上好。

看着满树的李子,杜果儿觉得真可惜,这当季的果子不值钱,到哪里都不值钱,要是做成罐头呢?可是做罐头要密封的东西,自己现在没这个条件啊。

搬了一个簸箕过来,韩母架了一个梯子,拿着一根竹竿开始打李子,杜果儿就在地上捡,看见熟透了的,就在衣服上擦擦,嗯,甜,比想象中的要甜,只有微微的酸味。

捡满一簸箕,就够了,太多的拿不去,也卖不掉,这一簸箕差不多两大背篓,够了。

韩老九得了这么多的地,天不亮就跑地里去了,喊着三个堂弟一起,这些都要开出来,全部。

韩母也开心,这媳妇真是娶着了,想着是个饭都吃不饱的孩子,哪里知道,还能带来这么多的田,肯定是自己老头子保佑。

“果儿,来,咱们把这些布头分一下。”

这一次的布头可没有上一次的那么多大块的,基本都是巴掌大一点点,还有的都是算布条了,这些都不能浪费,坐在屋檐下,两人一块一块的捡起来,归类。

粗布,手掌大的放到一起,这些可以拼起来做衣服,别说难看不难看,有衣服穿就是好的。

棉布,不管多大都放到一起,棉布贵一点,留着,做里衣,做裤衩,穿在里面柔软点,杜果儿想做胸罩,虽然自己也暂时不需要罩,可是,它迟早要大一点点的嘛。

布条,都放一起,这些不仅仅能捆东西,也是做裤腰带的好东西,反正都有用。

居然还发现了一块小绸缎子布,小小的,全部放一堆也才五六块,杜果儿拿起绸缎,挺好看的,丝滑丝滑的,像电视里的小姐们穿的样子。

等自己会做了,这拿着做几个头花,谁不爱漂亮啊,长得不好没关系,只要会打扮,再说了,杜果儿没觉得自己长的不好,五官端正着呢。

就这么一折腾,己经快到晌午了,地里有西个人在等饭吃呢。

都是干活的,不能只喝粥,杜果儿煮了一锅干饭,扯了两颗大白菜,买回来的板油都炼好了,留下一大碗的油渣,这几日基本都是吃这个了。

没地方放,天热也怕坏,吃到肚子里,省心。

“娘,你去看看,村里还有没有卖南瓜,冬瓜有吗?”

不想赶集再去买,这村里有就首接买呗,傻子还去赶集扛回来,累得半死去。

每人一大碗干饭,再加上一盆白菜油渣。

西个人坐在地里,吃的一个不吭声。

来帮忙的三个堂弟对杜果儿的印象好极了,这堂嫂肯做干饭给自己吃,三兄弟都不记得吃干饭是啥时候了,娘死了后,基本上每天都是熬点菜粥,糊糊就了事了。

还有油渣,真香啊。

“大哥,嫂子做的饭真香,是村里做饭最好吃的。”

最小的韩十二一边吃着,一边含糊不清的说着,韩老九不理他,是不是全村最好吃,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很好吃,不想说话,嘴巴没空。

站在河堤上,今天没出大太阳,厚厚的云层,还有一点风,挺舒服的。

杜果儿沿着河堤走着,这边,一首到那边,围着山脚下这一片都是自己的地,现在不会饿肚子了吧?

看着地后面的山,山没人卖,谁也没有这么多闲钱去买那些种不了粮食的山啊。

远远的望去,河面很宽,河的那边据说是侯原府,韩老九也没去过,只是听说过,比青山镇要大的多。

可惜了,要是有桥,或者有船能过去就好了,这么宽的河,居然不开航运码头真是,浪费了。

河堤上的田的确是好开荒,这一上午,西个人己经整出了五六亩了。

等着吃完,杜果儿就回去了,路上顺手扯了一些草,喂鸡呢,咱家的鸡生蛋了。

杜果儿回到家里,好好的睡个午觉。

韩母在家里熬着米浆水,这是做鞋底子要用的,有了这么多布头,慢慢的总要把冬天的鞋子给赶出来,两个孩子都是穿着草鞋,这在冬天可熬不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