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得早,早上就起的早,今天要去赶集,一大早,韩母就去村长家里把饭菜安排了,告了一个假就回来了。
这村长的儿媳妇也快满月了,满月后就不要自己照顾了。
村长媳妇去的早,这儿子大了有了媳妇了,公公很多事不方便,喊韩母来照顾,也是有两个想法,一个是韩母是出了名的爱干净,人也能干,除了做饭不是很好吃,其他都是村里有名字的好媳妇了。
再就是,这知根知底的,这韩父没了,村长也没媳妇,想着能不能看看韩母有没有这个意思。
只是韩父去的时间不久,怎么也得过了明年再说。
村长的儿媳妇倒是看明白了公公的心思,也觉得合适,怎么说呢,自己男人在城里干着木匠的手艺,公公年纪也不大,这就算是不为了避嫌,也是家里有个婆婆,自己都能少干多少活。
再说了,这家里的家业也不可能给后婆婆,和自己没什么损失。
“婶子,我昨晚的这个馍馍给你留着,我不喜欢吃这个,我家永福给我买回来,我都不想吃。”
“这好粮食的咋不吃呢?别挑食啊!”韩母看着白胖白胖的村长媳妇,心里想着,这般模样的才好生孩子,自己啊,得给果儿喂饱,喂胖。
“我把肉包子吃了,这三个你拿回家,给老九和她媳妇吃,别和我客气啊!”
本来想推辞的,想到家里的果儿,手就停下来了,“杏花啊,那婶子就谢谢你了。”
“谢啥,都是一家人一样!”
杏花也喜欢韩母,这性格好,手脚也麻利,是村里少有的不骂街的婆子了。
虽然觉得这句话有点怪怪的,但是韩母也没往心里去,等会要去赶集,自己还是先回去了。
道了谢,准备出门,就听见村长在屋里大喊,“九儿娘,你去集上给我买一刀烟草回来,钱我放在堂屋的桌子上了。”
韩母又转过身,把桌子上的一串铜钱放到怀里,急匆匆的往自家走去。
杏花在屋里,抱着儿子,一边喂奶一边想,自己都暗示了,这婶子都没有纠错,再就是和公公这般的不见外,可能是两人心里都有这个事儿吧?
想着想着,就抿着嘴笑了,等永福回来的时候,自己也和他说说,要是公公找后婆婆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不用在家给公公做饭了,和永福去城里住着。
韩母不知道被惦记了,满脑子的想着白胖的杏花和高瘦的果儿,这杏花比自己都矮,这果儿比自己还高,这要养的和杏花一样的胖,估计,要比杏花吃的多,毕竟,肉要多一点嘛。
等着天气凉了,要九儿去山里放套子,看能不能多整点肉荤,好好养一年,也能生个金宝那样的孙子,那自己也就对的起死去的老头子了。
等会去集上,买点香烛纸钱,要九儿和果儿去坟上拜拜,让老头子也高兴高兴。
哎呀,这一大早起来,居然有粗面馍馍吃,杜果儿看了看,三个,这肯定有自己的一个。
转身就去了菜园子,什么样的菜才能配的上这胖乎乎的粗面馒头呢?
园子不小,菜也不少,可是,好吧,白菜配百样,今天要出去,吃饱一点,砍一颗白菜吃!
村里去赶集的也不多,村里三棵大树下,有一辆牛车,昨天韩母就和赶车的老头说好了,自己两个人,这首接就去。
韩老九没想到娘还准备坐牛车去,想想也是,娘每日都要照顾人,这赶路,可也太累了。只是杜果儿,算了,就算是陪着娘吧,给交了两个人六文钱后,就快步的挑着柴火赶路了。
杜果儿手里握着韩母偷偷塞给自己的五十文钱,茫茫然的挨着坐着,心里有点塞,鼻子有点堵,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哭,自己来到这个地方,一首都是被人欺负,没吃的,泼皮无赖都想欺负自己。
不得不把自己变的比泼皮更加泼皮.....自己不知道臭吗?可要是不臭,都不知道被欺负多少次了。
好多日子,自己都在怀疑,是不是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要不然,为什么要吃这种苦,想了解,又胆小。
其实那日自己都想过了,不管是个什么东西,只要给自己配婚,就嫁,能混口饭吃就行,要是混不到,就做个寡妇,再嫁.....
“娘。”
杜果儿把头靠在韩母的肩膀上,万万没想到,这个追着自己大,还把脚崴了的汉子,居然娶了自己,还给自己吃的饱饱的,还给自己买了新衣服。
挪挪脚,这新草鞋有点磨脚,不过,这是新的也,这男人用手给自己搓出来的,属于自己的鞋子。
那双旧鞋被自己扔的远远的,也不知道是谁的,好像自己是在桥头村偷吃的时候,顺手拿的,也不合脚。
扔了,就好像把自己的以前都扔了,现在的韩老九会搓草鞋,自己还会缺鞋子穿吗?
不会,不会啦!
韩母轻轻的拥着杜果儿,这姑娘人不错,老头子保佑着儿子找到这门亲事,算是祖宗保佑了。
官府配婚的,哪有什么好事儿,全手全脚都算是上等了,这般好的媳妇,自己也喜欢。
“我给你问了,村里能买两只鸡,咱们先喂着。”
“两只都是母鸡吗?”
这怎么生小鸡蛋呢?这个杜果儿还是知道的,没有公鸡的只能生吃的鸡蛋,要是有公鸡,就能孵出小鸡。
“嗯,村里没有公鸡卖,再说了,等会去集上看看。”
这集上还是算热闹的,韩老九人高,走的也快,现在脚也好的差不多了,一路上,可是超过了几台其他村里的牛车,早早的就占了一位子,柴火上还挂着好几十双草鞋。
这是大伯做的,大伯眼睛不好,只能在家里搓搓草鞋,这一双草鞋三文钱,自己能帮着卖了,也能给大伯家换个盐钱。
三个弟弟也长大了,昨天大弟和自己说,想学个手艺,要自己和娘说说,看村长儿子能不能带个学徒。
二弟倒是喜欢种田,还在家里种了几棵果树,每年也能有点收成。
三弟还小,在家能做个饭就不错了。
来买柴火的人都是最早的,都知道,这卖了柴火有的人就要去集上买东西呢。
柴火卖了,这草鞋也被买柴火的一并买了,家里干活的多,买草鞋算个福利,也不贵,韩老九送了柴火后,就来到了集上,给村长找烟草了,这东西要是能种就好了,韩老九想着,今日回去就开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