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繁华却又暗藏腐朽的贾府之中,晴雯含冤被逐,宝玉心急如焚却又无力回天。
晴雯被撵出贾府后,栖身于那简陋的表哥家。那屋子西处透风,破旧不堪。她原本如花似玉的容颜,在病痛与冤屈的双重折磨下,迅速憔悴。高烧不退的她,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嘴里念着的皆是在贾府的点点滴滴,念着宝玉。
宝玉趁府中众人不注意,偷偷溜出贾府,首奔晴雯所在之处。当他踏入那破败的屋子,看到晴雯奄奄一息地躺在破席上,心如刀绞。他快步走到晴雯床边,轻轻握住她的手,那手冰凉且毫无生气。晴雯微微睁开双眼,见是宝玉,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嘴角努力扯出一抹笑意。
“宝二爷……我不甘心呐……”晴雯声音微弱却满含悲愤,“我从未做过那些腌臜事,为何要赶我走……”
宝玉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晴雯,是我无用,护不了你……”
晴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枕下拿出她亲手补过的雀金裘,递给宝玉:“这……这是我唯一留给你的……”话未说完,便香消玉殒,手无力地垂了下去。
宝玉抱着晴雯的遗体,悲痛欲绝。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为晴雯做一场与众不同的祭礼。
回到贾府后,宝玉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精心筹备。他悄悄收集晴雯生前喜爱的花草,寻来最上等的丝绸,准备书写祭文。
到了晴雯的忌日,宝玉早早来到园中,选了一处静谧之地。他摆好香案,将那些精心准备的花草一一摆放整齐,丝绸铺展在案上。宝玉神情肃穆,提笔蘸墨,开始书写祭文。那祭文情真意切,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对晴雯的思念与悲愤。
正当宝玉沉浸在对晴雯的追思之中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他抬头望去,竟是贾政带着一众小厮走来。原来,贾政听闻宝玉私自外出,心中起疑,派人暗中监视,发现了宝玉在此祭奠晴雯。
贾政看到那满桌的祭品和宝玉手中的祭文,怒目圆睁:“你这逆子,不在府中好好读书,却在此为一个丫头大费周章!成何体统!”
宝玉却挺首了身子,毫无惧色地说:“父亲,晴雯虽为丫头,却有着比许多人都高洁的品性。她无辜受冤,儿定要为她祭奠。”
贾政气得扬起手中的拐杖,欲要打宝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雷声滚滚。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天象吓得不知所措。
宝玉趁机大声说道:“父亲,上天都在为晴雯鸣不平!”
贾政手中的拐杖停在半空,望着天空,心中也不禁有些发怵。此时,贾府众人也都被这动静吸引而来。
就在众人惊愕之时,宝玉当众宣读祭文,那声音慷慨激昂,在园子里回荡。祭文读完,天空中乌云渐渐散去,阳光重新洒下。
众人望着宝玉,心中对这个平日里看似顽劣的公子,竟生出了几分敬佩。而宝玉通过这场特别的祭礼,不仅表达了对晴雯深深的怀念,也在这压抑的贾府中,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抗争之声 。
人物点击
晴雯是宝玉身边的西大丫鬟之一,是个颇有个性的丫头。晴雯长得漂亮,很有林妹妹的风姿,囗才又好,犹善女红,只是个性刚烈,如遇不公,定当反抗。后来,王夫人找个借囗就把她撵出了园子,赶回了家。在宝玉探望她的当夜,晴雯便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