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帝国的崛起

第56章 工业扩张

加入书架
书名:
威廉:帝国的崛起
作者:
无量那个天尊
本章字数:
456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总理施特雷泽曼展开的统计图表上,他突然停顿,看着图表边缘威廉三世用铅笔标注的1929年美国消费崩盘预警,那行字被巧妙地用墨水涂改成德文的内需潜力。

商业部长哈耶克的手指停在鲁尔区煤炭库存曲线的谷底:“煤矿主降价15%后,库存周转率提升217%。”

财政部长施罗德的咖啡杯在银质托盘上发出脆响:“建造联合工业区至少需要47万吨装甲钢,相当于德国全年军工产能的63%。”

“西门子的自动化生产线”威廉三世的指尖划过模型,“将采用福特流水线的三倍速度,但精度提升至0.01mm。”

当参会的西门子总裁冯·西门子呈上生产线设计图时,威廉三世用笔在热处理炉环节画圈:“炉温需达到860℃,保温时间延长至7分钟。”

他想起陆军部呈上来的虎式坦克装甲资料,故意加重语气:“这关系到未来十年的品质优势。”

威廉三世突然展开泛黄的《1916年东方资源勘探报告》,乌克兰煤层的标注旁有添加的批注:这里的煤炭可炼出含磷量≤0.015%的钢铁。

他将报告压在工业区规划图上,煤田与厂房的位置形成完美的战略重叠:“在工业区实施特殊政策,企业入驻前五年免缴地产税,但强制要求30%员工来自失业者培训计划;成立帝国联合工业大学,我亲自担任校长,从美国高薪聘请200名工程师,12名华人技师;设立金齿轮奖,重奖技术突破;改编《工业学徒法》,彻底改变传统学徒制,学徒期从5年缩短至2年,工资不低于正式工60%,强制企业按产值的2%投入职业培训;设立技术移民通道,吸引波兰、捷克技工。”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彩绘玻璃时,工业部长莫尔特克发现威廉三世的袖口露出半截笔记本,上面用中文写着谋定而后动五个字。

帝王注意到他的目光,淡淡道:“这是古老东方的治国智慧。”

莫尔特克不屑的撇了撇嘴,就跟皇帝爱喝的茶叶一样让人难懂。

1926年5月1日黎明,威廉三世站在科隆大教堂的钟楼上,手中的银质怀表指向五点十七分。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莱茵河时,他按下电钮,教堂门口升起26发礼花,《工业复兴法案》正式生效的消息,随着硝烟在晨雾中扩散。

在王宫的书房里,帝王将签署完的法案递给财政部长施罗德时,注意到他袖口的墨水渍,那是连夜计算补贴预算留下的痕迹:“科技、工业、军事三大支柱将重塑帝国。”

大厅穹顶的壁画上,查理曼大帝的佩剑正指向莱茵河。

丈量队进入莱茵河畔时,发现120平方公里土地上还散落着一战的弹壳。

首席丈量师奥托·克虏伯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在3号地块挖出半截法国刺刀,而现在要把它变成机床的标尺。”

他的丈量仪上刻着威廉三世要求的1435mm标准轨距,那是现实世界未来欧洲铁路的统一标准,也是这个时空未来全球的统一标准。

1926年5月17日工业区破土仪式上,

“从今天起!”帝王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工地,“德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

3000名工人正在浇筑世界最大的轧钢车间地基,起重机吊臂上悬挂的横幅写着:质量是德意志的新军旗。

海因里希·舒尔茨的机床厂挂牌当天,西门子的工程师们正在安装12台SM-200型电机。

“这台电机能让车床转速达到3000转/分钟。”年轻技师弗里茨·迈耶指着铭牌,却看见舒尔茨用指腹着电机外壳,老茧在铜质铭牌上留下油印。

头五年免税政策催生了奇迹,前三个月就有87家企业入驻,其中13家由退伍军人创办,黑市商人彼得将地下作坊转为合法工厂,生产的轴承合格率从37%升至92%。土地价格在半年内上涨17%,但企业利润增长达219%。

帝国联合工业大学开学典礼上,12名华人技师的出现震惊全场。

来自广东的李红狼展示的双线并绕法让电机效率提升7%,他在黑板上写下的汉字精益求精,被威廉三世命人刻在教学楼门楣。

PS:虚构的……

美国工程师约翰·汤普森带来的福特流水线图纸上,用红笔圈出标注的德国改良点包括增加质检环节和工人休息区。

首届金齿轮奖评选现场,老钳工海因里希·舒尔茨的精密虎钳获得工人组金奖。

评审团发现,虎钳钳口的咬合误差仅0.02mm,比标准要求高50%。

“我在凡尔登失去左手。”舒尔茨在获奖感言中举起义肢,“但右手仍能造出比炮弹更精密的工具。”

新学徒弗里茨·迈耶的培训手册里,夹着帝国工程院编写的《机械原理图解》。

“以前学徒要给师傅擦五年皮鞋。”他在日记中写道,“现在第二年就能参与西门子电机的组装。”

波兰技工斯坦尼斯瓦夫·科瓦尔斯基带来的精密镗床技术,让德国枪管加工精度提升40%。

工业扩张令发布三个月后,柏林交易所的工业指数暴涨189点。

当威廉三世再次视察莱茵兰时,看见联合工业区的塔吊比教堂尖顶还高,克虏伯新厂的轧钢机每10分钟就能产出一块装甲钢板。

在返回柏林的火车上,帝王翻开最新报告:工业产值月增9.7%,失业率降至15.3%。机床产能从缺口3.2万台转为过剩1.1万台;精密仪器出口增长317%,占据全球市场47%;莱茵工业走廊的钢产量超过英国整个中部工业区。

财政部长施罗德凑近身子:“每1马克工业投资拉动4.3马克经济增长,远超预期。而李红狼的电机改良每年为国家节省1200万马克。老钳工舒尔茨的儿子进入国家工业大学,成为他们家族的首位大学生,波兰技工科瓦尔斯基发明的镗床,被刻上……”

威廉三世露出坏笑:“我说的刻上去了么?”

“是的,陛下,刻了德波技术合作的铭文……”

威廉三世笑着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工厂烟囱,夕阳下,莱茵河上的货轮满载着德国机床,船舷上的Made in Germany字样在波光中闪烁。

这西个字,从此成为品质的全球通行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