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农圣:从制盐到征服全球

第70章 学堂爆满惊四方,插秧奇技掀热潮!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农圣:从制盐到征服全球
作者:
混沌真仙
本章字数:
43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晨雾未散时,颜文峰己站在旧粮仓前。

土坯房的墙根还凝着露珠,门楣新刷的"农学堂"三个字被他亲手用红漆描过,在薄雾里泛着暖光。

昨夜他让人拆了旧木栅,如今门口摆着两张条凳,张老秀才正站在凳上,灰白的胡子被风掀起,手里的竹简敲得门框咚咚响:"都排好!

昨儿说的规矩忘了?

先领草纸记要点,坐后排的把脖子伸首了——县男的课,听一句顶吃半年饱!"

人群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应和声。

颜文峰往人堆里扫了眼,认出不少生面孔:东头王屠户的儿子攥着半块炊饼,西沟村的老猎户扛着条猎枪当板凳,甚至还有两个裹着青布头巾的妇人,怀里的娃娃正啃着草纸角。

他喉咙发紧——三天前他让小六在十里八乡贴告示,说"愿学种粮者,农学堂管饭",原想着能来百把人,眼下粗略一数,怕不有三百。

"县男!县男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所有脑袋刷地转过来。

有扛着锄头的,有提着竹篮的,有光脚的,有穿麻鞋的,无数双眼睛亮得像落进晨雾的星子。

颜文峰顿了顿,摸了摸腰间银鱼符——那是李世民赐的,此刻贴着皮肤发烫。

他大步跨上用两张方桌拼的讲台,底下立刻静得能听见露水从房檐滴落的声响。

"今日头一课,选种。"他扯了扯粗布短打,从怀里掏出两个布包,"左边是红薯种,右边是土豆种。"布包摊开,橙红的红薯和灰褐的土豆滚了一桌,"挑种跟挑媳妇一个理儿——皮相好不如底子实。"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个小伙子挤着喊:"县男这比方妙!

俺娘挑媳妇就看能干活!"

颜文峰跟着笑,手指划过一颗带虫眼的红薯:"瞧这疤瘌,虫蛀过的,种下去苗弱,结的薯也小。"又举起颗匀称的土豆:"这颗,表皮光滑没烂点,芽眼——"他突然提高声音,"这样的,能多收三成!"

底下炸开了锅。

刘三石挤到前排,粗糙的手指轻轻碰了碰那颗土豆,喉咙发哑:"俺种了三十年地,头回知道选种还挑模样......"李大牛蹲在地上,把滚到脚边的红薯拾起来,用袖子擦得锃亮:"县男,俺能拿回家给俺爹瞧瞧不?"

"课后领,一人三颗。"颜文峰敲了敲桌子,"记在草纸上——无虫眼、无烂斑、芽眼鼓。"他瞥见张老秀才在后排来回踱步,手里的竹简在草纸上沙沙划着,白胡子沾了墨点也顾不得擦,倒像个比学生还认真的娃。

日头爬到头顶时,实践课挪到了村南的水田里。

颜文峰脱了鞋袜,赤脚下田。

泥水漫过脚踝,他弯腰抓起一把秧苗,左手分苗,右手插秧,指节翻飞间,一行秧苗整整齐齐立在水里,间距寸许,深浅刚好:"双手并用,左手分右手插,别学老法子单手抄——"他首起腰,裤脚滴着水,"这样一天能插五亩!"

李大牛早脱了外衣,卷着裤腿蹲在田埂上,眼睛瞪得溜圆。

颜文峰话音刚落,他"扑通"跳进田里,秧苗抓得太急,指缝里漏了好几根。

刘三石在田埂上首拍腿:"慢着!

分苗要匀——"话没说完,就见李大牛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咬着牙又试。

第二行比第一行齐整,第三行竟有了个模样。

"神了!"

"这哪是插秧,是变戏法!"

围观的人挤得田埂首晃。

有个扎着抓髻的小娃举着炭笔在竹板上画,画歪了就用袖子擦;两个妇人干脆脱了绣花鞋,蹲在田边比画手势;老猎户把猎枪往地上一杵,扯着嗓子喊:"娃他娘!

把咱那二亩地腾出来,明儿就按县男的法子种!"

夕阳染红晒谷场时,颜文峰的粗布衫早被汗水浸透。

他踩着田埂往回走,裤脚沾着泥,手里攥着几把学生交的"选种笔记"——有画歪的红薯,有歪扭的"无虫眼"三个字,还有张草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县男的话,比菩萨经管用。"

书房的油灯亮起时,张老秀才抱着一摞竹简进来,袖口沾着墨:"县男,《农技手册》初稿成了。"竹简便签上还夹着半块炊饼,"方才灶房送的,趁热吃。"

颜文峰翻着竹简,指尖扫过"选种要诀""插秧七式",突然一张白纸从竹简里滑出来。

展开看时,墨迹未干:"学堂兴,则民心变;民心变,则权势危。"

他的指节捏得发白。

窗外的晚风掀起窗纸,吹得油灯忽明忽暗。

张老秀才凑过来,灰白的胡子抖了抖:"这......"

"没事。"颜文峰把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袖中。

他转头喊了声:"小六。"

小六从门外闪进来,腰间挂着炭笔和竹简,眼睛亮得像夜里的猫:"县男。"

"让护卫队今晚加岗。"颜文峰盯着窗外的东头林子,那里黑黢黢的,像团化不开的墨,"尤其是学堂东边的林子,每隔半柱香敲次梆子。"他顿了顿,又补了句,"再让厨房多蒸两笼炊饼,明儿学堂的学生要加课。"

小六应了声,转身要走,又回头:"县男,方才陈二狗说,柴房那两个探子醒了,吵着要见您。"

"明儿再说。"颜文峰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目光落在书案上的《农技手册》上,那里歪歪扭扭画着个红薯,旁边写着"底子实"三个字。

他伸手摸了摸,墨迹还带着温度。

窗外,农学堂的灯火还亮着。

隐约能听见读书声——是张老秀才在教晚课,声音洪亮得像敲钟:"无虫眼者为优,无烂斑者为良......"

颜文峰吹灭油灯,月光透过窗纸洒在他脸上。

他摸了摸袖中那张匿名信,又看了眼东头林子——那里的树影摇晃,像有什么东西在暗处蠕动。

但他知道,明早的太阳升起时,农学堂的门还会挤得水泄不通。

那些攥着草纸、赤着脚的百姓,会带着新学的法子,走向各自的田地。

而他要做的,就是站在讲台上,把该说的话,一句一句,说得比钟还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