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高超美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离开了一夜的手机。她看到了钱副镇长刚发给她的微信,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钱副镇长今天要来店里,她恨不得马上去迎接他。
他在家里和老婆一起吃了早饭后,到镇里向镇长递交了出去考察学习的报告,然后两个人讨论研究镇里美丽乡村建设的下一步规划。
他对镇长说:“我出去参观学习之前,对芦塘湾村如何走出农家乐由兴到衰的陷阱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这几天的参观学习,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己经写在汇报材料里了。”
“有新想法,说明你不虚此行啊。我们出去考察、参观、学习,其目的就是要把人家那里的好经验带回来,在我们这里生根开花,发扬光大。”
他得到了镇长的肯定和赞许,高兴得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与镇长进行交流沟通。
镇长说:“芦塘湾村是我们镇美丽乡村建设和振兴乡村、发展经济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定要把它打造好。这是我们镇的光荣,镇里会全力支持和配合你做好工作。”
“莫镇长,我现有一事向求。”
“你说。”
“李老板手里资金紧张了,想弄点钱。”
“他要多少?”
“这个他没有说。”
“镇里现在土地征用上有一个多亿,我给财务打个电话,你叫他明天上午来拿三百万。另外,镇里打算还他两百万。”
钱副镇长替李老板感谢了莫镇长,然后从他的办公室里出来,首奔芦塘湾村。
李老板和贾村长在芦塘湾村村长办公室里喝茶。钱副镇长一到,贾村长马上给他泡了一杯清香扑鼻的烘豆茶。
他品尝了一口,感觉神清气爽,很快联想到了在高超美那里品尝的烘豆茶味道,便问:“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好喝吗?”
“好喝。”
“好喝就好,别管我从哪里弄来的。”
“你不说,我不喝了。”
“呵呵,威胁我。李老板,怎么办?”
“要我说,三个字--告诉他。”
“听你的。”贾村长神秘兮兮地微笑道,“前天,我和李老板去洗车,一位美女送的。”
其实,贾村长不说,钱副镇长心里早就猜到是高超美送的,他故意绕弯子卖关子就是要贾村长亲口说出来罢了。
他又品尝了一口烘豆茶,说:“美女送的,怪不得这么好喝。”
“我借花献佛。”贾村长一边给每个人的茶杯里加水,一边说,“李老板,看样子大哥带来了好消息。”
“村长就是不同一般,一猜就正。”钱副镇长言归正传,“李老板,莫镇长叫你明天上午到镇里拿三百万。还有,要还你两百万。”
“谢谢大哥!今天我请客。”李老板激动万分。
“请客是必须的。”贾村长喝了口烘豆茶,放下茶杯说,“不过,今天己经有安排了,改天吧。”
“那我先以茶代酒敬敬你们。”
他们品尝了烘豆茶,愉快地去工地上查看。
他们边走边评头论足,钱副镇长称赞民间围墙改建风格和墙壁上的彩色油画既有水乡风韵又有古典民间特色,这种风情特别吸引城里来的年轻人。
他们走到休闲中心建筑工地上,钱副镇长对草坪、花坛、长廊、攀爬吊桥、亭台楼阁都非常满意,而且称赞进度快,质量好。
他们走了一圈,钱副镇长想起了一件事,说:“超美浴室就要开业了,我跟她说好今天上午过去看看。”
“我们一起去,顺便把她叫来一起吃饭。”贾村长送了个顺水人情给钱副镇长。
高超美在店里等了半天,不见钱副镇长到来,焦急地给他打电话:“亲爱的,你在哪里?”
“我在芦塘湾村,马上来了。”
“我在浴室等你。”
不一会儿,高超美看到一辆黑色宝马轿车在浴室外面的马路边停下了。钱副镇长、贾村长和李老板从轿车里下来了,高超美连忙出去迎接。
她带领他们从一楼到二楼看了浴室里的每一处装潢和布置,他们都觉得很好。
钱副镇长站在二楼的阳台上说:“这前面都在造房子,将来开发出来是很大一个居民区;左边是大型商场,右边在建造的是一个很大的休闲公园;不用多少时间,这里将是繁华的商业区,我们前面这条街道将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那我们这里就是黄金地段。”
“没错。”钱副镇长笑容满面地望着高超美说,“浴室,明天就可以开业了。”
他们从楼上下来,回到汽车里,不到十分钟,汽车就开进了贾村长家里的鸿福农家乐,村长夫人看见了热情地迎接他们到一个早就安排好的舒适的包厢里,给他们泡茶。
她给高超美端茶时,好奇地仔细打量了她一下,觉得这姑娘好面熟。很快,她想起来了:儿子车祸住院时,来医院看望儿子。今天是老公把漂亮的儿媳妇带到家里来了?
贾村长的老婆美滋滋的想着,给每个人都泡上了茶,然后到厨房里去,吩咐厨师给他们烧菜。
他们趁没有上菜之前一面喝茶,一面谈论农家乐。钱副镇长想起进来的时侯看到大厅里座无虚席,像农村里办喜酒,那么多人热热闹闹的在吃饭,隐藏不住高兴的心情,问贾村长平时也有这么多客人吗?
“平时没有这么多。星期六中午开始客人多了,星期六、礼拜天、节假日晚上客人爆满,这楼上的包厢晚一点预定都没有了。”
“你家生意这么好,可我听说,你们村里有的农家乐没有生意,怎么回事?”
“我家生意好,我想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土特产、野生的鱼虾别人没有我有;二是我的厨师烧的菜口味好,而且价格不贵;三是我这里有一些来自城里的长客,他们都是退休老人,在我这里吃、住、玩觉得很方便,很便宜,很开心。”
“你的农家乐有三大优势:人无我有、好吃好玩、舒适实惠。你的这种经营理念值得推广。”
蓦然,钱副镇长回想起了一幕幕刻骨铭心的往事:在芦塘湾村文化礼堂里,他兴致勃勃地动员、鼓励村民开农家乐。
可谁知,村民都抱着一颗抵触的心来参加动员大会。他们用寒冷的目光望着他,好像对他怀有深仇大恨似的,你一语我一言:“我们没钱,你来给我们投资吗?”
“这狗不拉屎的地方,开农家乐,谁来吃?你们镇里的干部天天来吃吗?”
“亏了怎么办?你赔偿我们吗?”
村民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问题,把钱副镇长问得无言以对。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位村民还写了打油诗:种田太辛苦,养鱼不赚钱。反正没出路,打牌穷亦富。农村拆迁户,贫农变地主。
村里到处都是棋牌室。老年人打牌,年轻人也打牌;男人打牌,女人也打牌。大家都寄希望于靠拆迁发大财。
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拆迁,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家的房子被拆迁,一夜之间暴富。
家家户户承包的田地没人去耕种了,许多人甚至不愿意上班了。土地荒芜无人耕,大家白天黑夜的混在棋牌室里赌博,赢了请客吃饭,输了回家发牢骚。家庭暴力,闹离婚,三天两头都有。
钱副镇长在村里调研中发现了这些问题,与村干部一起讨论研究如何走出这个困境。他提出把芦塘湾村各家各户的土地以股份制的形式收归村集体,除了政府和集体开发使用的土地以外,其它的土地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出去。
这个村规立即得到了区、镇党委和政府的批准。
这样,那些想利用宅基地、承包地,敲竹杠、发大财的人无话可说,同时解决了土地荒芜无人耕种的问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广大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而且,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年轻人打消了靠拆迁分到几套新房、住不完、出租赚大把的钱的想法。他们被“逼上梁山”打工去了。
贾村长开了第一家农家乐,很快尝到了甜头。村民看到贾村长开的农家乐生意不错,有几个头脑灵活的人默默跟进了。大家都赚钱了,对生活有了盼头,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了。
村里的农家乐多了,棋牌室少了;白天上班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晚上,到村文化礼堂去参加文体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参加赌博的人越来越少了。打架的,哭着闹着要离婚的没有了,大家都忙着勤劳致富奔小康了。
文化礼堂不能满足村民活动的需求了,村里重新进行布置和装修。里面开设了图书馆、阅览室、乒乓室、健身房,一到晚上处处灯火辉煌,看书、看报、健身,每个人自由选择,各得其所。外面的广场上,跳广场舞的,打篮球的,玩健身器的,自由自在,开心活动。
钱副镇长回想过去求人无人理,感慨地说:“村民思想不解放,固步自封,无论你叫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往坏的方面想,与你唱反调。当然了,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要是群众看到干部真正为他们着想,他们肯定会拥护的。”
“在干群关系不融洽的时侯,只有让他们亲眼看到果实,尝到甜头,他们才会相信你,才会支持你,才会按照你的方向行动。”李老板深有体会地说。
“群众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我这个村长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没有做好群众工作。”贾村长百感交集,“我应该深刻检讨。”
“群众不信任干部肯定是有原因的。现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尤其是在发展遇到瓶颈的时侯,我们喊破嗓子不如带头做出样子。”
“老贾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财了,今天要好好谢谢钱副镇长。”李老板禁不住说出了心里话。
“必须的。”贾村长看到服务员把白斩鸡端上来了,连忙打开茅台酒,给大家的酒杯倒满,然后举起酒杯说,“苍天不负有心人。我先敬大家一杯。”
大家干杯后,钱副镇长吃了一口鸡肉,称赞道:“你自己家里养的土鸡,香。”
“这虾也是你自己养的?”高超美怀着激动的心情问。
“不。虾是我一大早到北太洋去买来的,是正宗的野生虾。”
这时,服务员把一大盘鹅肉端上了桌。贾村长向大家介绍:“这是我家养的野生鹅肉,大家趁热吃。”
“你的话自相矛盾。”钱副镇长一本正经的说,“这鹅到底是家养的还是野生的?”
“是家养的,也是野生的,因为我放养在枇杷地里,不给它吃饲料,就靠它自己去吃草长大。”
“这黄鳝也是野生的吧。”
“那当然。还有,这黄鱼是舟山渔船上去买来的,这些蔬菜是刚从自家地里采摘来的,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正宗的绿色产品。”
“这一桌酒菜不简单啊!”钱副镇长喝了酒,侃侃而谈,“我们在看到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也要想到农家乐发展不平衡,有违我们的初衷。”
“当初,你为了大家富起来,鼓励大家开农家乐,也是一片好心。如今,出现亏钱、倒闭,很正常的。”李老板坦率地说,“因为每个人的经商理念、经营之道都不相同。”
“开店,做生意,想一点风险没有,稳赚不赔是不可能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嘛。”罗老板赞成李老板的观点。
钱副镇长接着说:“俗话说,饱汉不知饿汉饥。如果你站在他们的角度,就会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都是被老钱害的。”
“那站在贾村长的角度,是不是该这样说:开农家乐,每天赚这么多钱,叫我怎么花得完?这是被钱副镇长害的。”
高超美被李老板的话逗得扑哧一声笑了。
钱副镇长开怀大笑道:“如果老百姓家里都这样,哪怕是天天骂我,我也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