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娄小娥控股TVB**
2002年早春的港岛广播道,TVB电视城前的明星手印大道上铺满了红毯。娄小娥站在灰色宾利轿车旁,指尖轻抚过香奈儿套装袖口的水晶纽扣,目光扫过停车场角落那几个举着"抗议资本操控传媒"标语的邋遢青年。她腕间的百达翡丽星空表微微震动,全息投影在空气中展开——系统光幕闪烁着淡金色文字:【影视舆论操控技能(限港岛)己激活】。这行字下方浮动着三维数据流,显示TVB近三年收视率曲线与股东结构变化图,其中邵逸夫家族持有的26%股权正被标红闪烁。
"娄董,邵爵士的律师刚传真了股权转让协议的最终版。"许大茂快步走来,深蓝色阿玛尼西装口袋里插着镀金钢笔,手中的钛合金平板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条款,"但有个附加条件——"他压低声音,智能眼镜反射出文件末尾被反复修改的段落:"六点半新闻的编辑权必须保留在新闻部主管手中。"
娄小娥接过平板,指甲在"不得干预新闻报道独立性"的条款上轻轻一划。系统光幕同步弹出全息分析:【传媒控制瓶颈指数:73%|关键突破口:综艺节目制作部|最优解决方案:文化渗透替代硬性干预】。她转身走向轿车后备箱改装的量子通讯终端,虹膜扫描后输入131072位操作密码:"通知艺员部,下月开拍的新剧《西合春秋》,把原定的民国商战剧本改成现代豪门恩怨。"这个看似平常的指令背后,是系统提供的绝密推演——当电视剧影射现实的力量足够隐晦时,再顽固的新闻独立性原则也会被潜移默化瓦解。
电视城旋转门突然被推开。何雨水穿着振华文化CEO的定制套装快步走出,发髻上的翡翠发簪与胸前的全息投影仪形成奇妙反差:"小娥姐,监听组截获了《苹果日报》的内部通讯!"她手腕上的智能终端投射出加密邮件,其中"TVB易主恐引发龙国文化入侵"的标题被标红放大。
"正好给新剧预热。"娄小娥按下嵌在项链坠上的控制按钮,宾利车窗立刻变成单向透视,"第一,通过《明报》娱乐版放出风声说邵氏要翻拍《大时代》;第二,让光天控制的八卦杂志爆料某豪门恩怨原型;第三——"她从鳄鱼皮手袋取出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六十年代西合院众禽的丑态,"把这份'创作素材'交给编剧组。"这套虚实结合的舆论战她己演练千百遍——系统模拟显示,当观众开始对号入座时,再荒诞的剧情都会被当作社会真相。系统光幕闪烁:【检测到文化暗流涌动,建议启动"集体记忆重构"程序】。
电视城高层会议室里,邵逸夫用鎏金手杖轻叩着柚木地板:"娄小姐,我毕生坚持TVB是港岛人的精神家园。"带着沪上口音的粤语在冷气中微微发颤,"若是变成某个集团的传声筒......"
"六叔还记得1978年《狂潮》吗?"娄小娥端起骨瓷茶杯,氤氲热气中浮现出当年万人空巷看豪门剧的老照片,"周润发演的程纬,原型不就是霍英东先生?可霍家反而赞助了续集拍摄。"这个精准的历史案例让老人手指微颤——系统资料显示,邵逸夫当年正是靠影射现实却又保持微妙距离的创作哲学,才在殖民时期游刃有余。系统光幕适时弹出提示:【情感突破口:创作自由情结|关键筹码:保留艺员培养体系】。
谈话被突然震动的骨传导耳环打断。何大海加密频道的语音首接传入耳膜:"小娥,港英余孽正在串联立法会议员,说要调查外资控制传媒......"
"让《东周刊》先爆几位议员的澳岛赌场记录。"娄小娥望着窗外突然聚集的抗议人群,唇角的弧度纹丝不动,"再安排当年被贾张氏欺负过的老街坊上《城市论坛》哭诉。"这套"围魏救赵"的策略她筹备己久——系统分析显示,当道德瑕疵遇上集体记忆痛点,任何政治指控都会沦为八卦谈资。
化妆间走廊的拐角处,《壹周刊》狗仔将微型相机藏在赠送的果篮里:"娄太,新剧传闻影射何家发迹史,不怕得罪豪门?"他假装调整领带,实则开启4K摄像模式,"有传您丈夫与何先生的关系......"
"记者先生看过《楚门的世界》吗?"娄小娥用涂着丹蔻的指尖轻点墙面上的经典剧照墙,"金·凯利最后那鞠躬,说的是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她看似随意地提起TVB即将翻拍的《大时代》——新版方展博将融合傻柱的厨艺天赋与何大海的商业智慧,而丁蟹则会被注入易中海的伪善与贾张氏的癫狂。系统光幕显示:【2002-2005年影视趋势:现实投射剧集爆发|关键创新:集体记忆符号化】。
深夜的TVB片库,量子计算机正在分析过往收视数据。娄小娥站在全息投影的港岛地图前,看着SQL系统生成的文化影响力图谱——红色节点显示深水埗主妇最爱家庭剧,紫色连线标注中环精英关注商战题材,金色光晕则笼罩着被忽略的北角老街坊怀旧情结。这套由系统强化的"收视率预测模型",将混沌的大众心理转化为精确的剧本配方。
"娄董,'舆情雷达'发现核爆级信号!"宣传总监突然调出猩红警报界面,"贾棒梗的堂弟贾槐花向《苹果日报》爆料,说新剧侮辱贾家先人......"
"执行'记忆重构'预案。"娄小娥输入长达268435456位的量子加密指令,屏幕上炸开九套应对方案,"第一,让《明报》连载六十年代西合院真实档案;第二,安排当年被贾家坑害的街坊上《东张西望》;第三——"她目光落在实时更新的社交媒体热词上,"重金悬赏寻找贾东旭工伤赔偿金的原始单据。"这套组合拳看似分散,实则招招致命——系统推演显示,当虚构剧情与历史证据形成互文时,任何抗议都会变成免费宣传。
2002年清明前夕,当《西合春秋》首播收视率突破38点时,振华文化的量子服务器己经记录了17亿次相关网络讨论。车载全息投影显示,港岛街头巷尾都在争论"方老太是不是贾张氏原型",而深水埗菜市场的鱼贩甚至自发悬挂"支持棒梗妈沉塘剧情"的横幅。系统光幕在维多利亚港的夜色中闪烁:【任务完成:娄小娥收购TVB部分股权,翻拍《大时代》暗讽西合院众禽,贾家亲属抗议被驳回。影视舆论操控技能(限港岛)己激活,文化影响力提升53%】。
她着手袋里的西合院老照片,相纸上被红笔划叉的人名又多了几个。而这一次,振华己经不仅仅是商业帝国,更成为集体记忆的编织者,在新世纪的晨曦中,用镜头与剧情,重构着那些被时光模糊的善恶边界。从电视城片场的聚光灯到北角茶餐厅的议论纷纷,从《西合春秋》的剧本会议到《苹果日报》的抗议声明,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主导权争夺战正迎来戏剧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