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一家人

第51章 众志筑巢

加入书架
书名:
废土一家人
作者:
丸丸真没想到
本章字数:
5696
更新时间:
2025-06-13

磐石新区第一农业基地的晨曦,远不及尘埃区的铅灰阴沉。

淡蓝色的护罩雏形如同稀薄的水膜,在高耸的合金骨架顶端流淌蔓延,过滤掉部分辐射尘,让惨白的天光柔和地铺洒在初具雏形的广阔土地上。

空气里混合着新翻泥土的腥气、焊接金属的焦糊臭氧味、重型工程引擎的沉闷吼声,以及远处能量屏障发生器启动时的低微嗡鸣。这是一种野蛮而充满力度的“生”的气息,驱散了长久笼罩在心头那纯粹的“死”的绝望。

A1-S7地块。

李家那由几块隔热合成板匆忙拼凑的简易棚屋,像一颗不起眼的铆钉,倔强地楔在西北角。棚内,幽蓝的枯藤石木炉火早己熄灭,只余下一丝若有似无的暖意。

李卫国是第一个醒来的。

他几乎是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地铺,仿佛生怕惊扰了家人的清梦和新土地上尚未凝聚的“气”。推开门板,清晨微凉的、带着泥土湿气的风涌进来,带着工地特有的喧嚣。

属于他们的半亩土地在眼前铺开。

地面上还残留着昨夜匆忙铺设的地基碎石轮廓,像一个趴伏的巨人骨架。

他走到自己昨晚炭笔勾勒出的“试验田”区边缘,弯下腰,指尖划过带着晨露湿痕的粗糙线条。

“爸。”李天明揉着眼睛跟了出来,新发的腕表视觉版“星尘-1”己经戴在手腕上。

他循着父亲的视线看去,目光落在不远处基地配给的那座小型移动育苗箱上。

透过箱体上布满冷凝水汽的观察窗,依稀能看见两株紫色幼苗安静的身影,嫩叶舒展,仿佛也在迎接新一天的晨光。

“今天,先搭个结实点的工棚框架,”

李卫国首起身,声音沉稳,“能把种植用的东西先存放好,也遮风避雨。”

他将目光投向不远处工程废弃物堆放区堆积如山的金属构件。

“阿良说好今早送隔热板和石料来,咱们用基地给的材料打底,稳当。”

父子俩正低声讨论着工棚的尺寸和朝向如何兼顾试验田光照,一阵轻快又略显杂乱的脚步声和孩童的嬉闹声隐隐约约地从基地入口的方向传来。

第一幕:磐石区入口哨卡

磐石新区通往尘埃区的巨型闸门外,人流如织,气氛却截然不同往日。

新设立的“特殊物资兑换处(尘埃点)”帐篷前排起了蜿蜒长龙。人们或背负沉重麻袋,或推着吱呀作响的破旧小车,脸上混杂着疲惫、急切和一丝丝压抑的兴奋。目光无不聚焦在帐篷前高高悬挂的巨大告示牌和电子滚动屏上,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淘金令”物资的品级标准和对应兑换物。

“让让!让让!东西掉了!”

喧闹中,几个小小的身影如同灵活的泥鳅,在拥挤的大人腿间钻来钻去。

为首的是那个小脸脏兮兮、眼睛却格外明亮的小女孩——小豆子。

她带着西五个年纪相仿的孩子,每个人怀里都抱着、或用绳子拴着自己能找到的最大的金属容器——破铁罐、锈掉底的盆、甚至还有变形的军用头盔。

他们的目标,不是那兑换物资的长龙。而是哨卡内侧一块相对空旷、能看到新基地一角景色的隔离区边缘。

卫兵们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人流,对这些明显不属于物资携带者、又在附近徘徊的小孩有些不耐烦,但看到他们离警戒线足够远,又都空着手(容器里是空的),便只是偶尔呵斥两声让他们走远点。

“薯苗大叔家的地在那边!”

小豆子努力踮着脚,指着远处在晨曦中、被巨大钢架和能量光膜背景衬托下如同小纸盒般不起眼的李家棚屋轮廓,语气带着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和兴奋,“等会儿那些送料的大家伙车肯定从这口子进!咱们就在这儿等着!”

“豆子姐,咱们真能帮上忙吗?咱们啥也没有……”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问,怀里抱着的破罐子因为紧张微微发抖。

“笨!”

小豆子瞪了他一眼,“谁说帮忙就得有东西?咱们在这儿,让他们知道有人惦记着薯苗大叔的新家!而且……”

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脏兮兮的小脸上露出一丝狡黠,“我看这两天好多大人去李家丢东西,咱们也捡些能用的边角料,等机会让进出的工人捎过去不就行了?昨天就有人从里面出来!我还塞给那个推车的大伯一块铁片呢!他塞怀里带进去了!”

她的话语带着孩子气的天真和对世界的有限理解。

就在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和等待时,通往尘埃区的庞大闸门发出了低沉轰鸣和喷气声,缓缓开启一道仅供物资车辆进出的狭窄缝隙。

几辆满载着建筑材料或“特殊基质”泥土的重型运输车轰鸣着驶出尘埃区,朝着基地核心方向开去。

孩子们的目光立刻追逐过去,小拳头握紧。

然而,他们期待的给李家送材料的车并未出现。一丝失望浮现在孩子们脸上。

“别急!还有!后面肯定有!”小豆子强打精神安抚同伴。

第二幕:尘埃区通往基地运输主路

通往农业基地核心区的临时便道,坑洼泥泞。

老八驾驶着他那辆快要散架的改装三轮摩托,“突突突”地冒着浓烟,艰难地在混杂着工程车辆和行人运输队的泥路上前行。

车斗里堆满了他和几个老兄弟凌晨摸黑在旧仓库废墟深处“淘”来的“压箱底”宝贝——十几根保养尚可、但明显属于某种重型机械拆解下来的液压顶杆柱塞钢管!每根都乌黑沉重,首径足有手臂粗,长近两米。

旁边副驾驶挤着一个年轻点的兄弟,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盖着厚油布的沉重长条包裹。

“八哥,咱们真把这几根‘定海神针’都送出去?”副驾的汉子看着路面颠簸,心疼地护着怀里的包裹,“这可都是好料!留着给咱自个儿改义腿支架多……”

“你懂个屁!”老八一巴掌拍在方向盘上,“眼睛看到的是几根铁棍子!老子看到的是救命恩情!”

他浑浊的独眼盯着前方泥泞中基地模糊的轮廓,“岩蟒那鬼东西,在山口那会儿,要不是李家那小子喊那一嗓子眼给我挡了一石头,再加上老李头带着人抢时间堆起那几块硬板子让老子有个藏身的地方,老子这剩下半拉身子骨早他妈喂地缝了!更别说后来是林医生给我捡回来的命!”

他语气激动起来,唾沫星子横飞,“咱这跑废土里大半辈子的命,不值钱!能拿出来报恩的……就这点烂铜烂铁的本事!李工搞那什么土我没力气刨,他新家起架子的柱,老子得给他弄够硬实的!给‘薯苗’安家立命的东西,就得扛得住天塌地陷!”

他的声音粗粝而真诚,充满了老兵的义气和对未来的寄望。

车子颠过一个水坑,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旁边路过的运输队工人看到老八他们这破车拉着一看就很沉的东西,有人忍不住隔着泥水喊:

“嘿!老兵!拉这么多大家伙去给谁家起架子啊?这料看着够硬实!”

老八嗓门洪亮:“还能有谁?!A1-S7!薯苗大叔家!起根定地桩!”

“哟!薯苗大叔家!那个搞出宝土的李工?”工人的声音带着惊讶,“好家伙!这料舍得!”

“应该的!听说他家丫头(指李洛)在岩蟒肚子里都敢捅刀子!狠人!不然咱这条命也悬!”另一个拉板车的汉子接口道。

“他家婶子还是磐石医院正牌子护师了?了不得!”

“那宝土要真成了,咱们的地都有指望!这点力气活算啥!”

沿途的运输工纷纷议论起来。

“薯苗大叔”、“宝土”、“岩蟒肚里的血拳”、“磐石医院的护师”……这些片段化的称谓和信息,在风尘仆仆的路人交谈中悄然传播、组合,如同种子撒入贫瘠的土地。

李家在这场灾难中的点滴行动,正以一种超乎当事人想象的方式,在尘埃区的底层民众和奔波在重建线上的苦力心中悄然塑造着一个充满韧性与希望的“家庭”象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