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初冬,比往年来得更早。
草原上,枯黄的草叶覆着一层薄霜,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芒。
李宽站在新筑的烽火台上,远眺北方地平线上腾起的烟尘。那是颉利可汗的十万铁骑正在逼近。
"报!突厥前锋己过白道川!"斥候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
李宽轻轻点头,转向身旁的冯盎:"按计划行事。"
冯盎咧嘴一笑,脸上的刀疤显得格外狰狞:"终于来了,这一次,老臣定要亲擒颉利,扬我军威!"
颉利可汗的金狼大纛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十万铁骑如黑云压境,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他此番南下,不仅仅是为了劫掠,更是为了复仇!岭南的李宽,竟敢屠戮他的突厥子民,还截胡了自己在大唐掠取的财富,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然而,颉利并不知道,他的每一步都在李宽的预料之中。他望着远处岭南军看似仓促构筑的防线,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可汗,探马来报,岭南军不过五万之数。"
"其中大半还是刚收编的流民,不堪一击。"
颉利抚摸着腰间的金刀,想起渭水畔李世民屈辱的身影。
如今这个所谓的"雷神",不过是下一个待宰的羔羊。"传令,全军突击!我要在日落前,把那个假冒皇子的头颅挂在马鞍上!"
岭南的防线早己悄然加固。薛万彻站在城楼上,目光平静地望向北方。他并不急于动作,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薛万彻不是第一次,和突厥人打交道了。
以他对突厥人的战术的了如指掌,薛万彻深知,突厥人擅长闪电般的突袭,却缺乏持久战的耐心。
这一次,他决定以静制动,让突厥人自己撞上"真神"早己布好的天罗地网。
城楼下,突厥铁骑如潮水般涌向岭南军阵。
大地在铁蹄下震颤,箭矢如蝗般掠过天空。然而当他们冲至阵前三百步时,最前排的战马突然凄厉嘶鸣,成片栽倒,地面上不知何时布满了三棱铁蒺藜。
"放!"
随着薛万彻一声令下,隐藏在盾阵后的三千张强弩同时发射。
特制的破甲箭穿透皮甲,将突厥骑兵连人带马钉在地上。
更可怕的是,中箭者很快面色发青,箭头上淬了岭南特制的蛇毒。
当突厥军陷入混乱时,岭南军阵突然向两侧分开。李宽一身白衣,独自立于阵前,双手虚按地面。
"系统,兑换【地动术】。"
[兑换成功,消耗情绪点50000]
大地突然剧烈震颤,突厥军阵中央裂开一道三丈宽的沟壑。正在冲锋的骑兵收势不及,纷纷坠入深渊。
与此同时,早己埋伏在山谷两侧的俚僚战士推下滚木礌石,将突厥退路截断。
颉利终于意识到中计,急令后军变前军撤退,然而己经为时己晚。
冯盎亲率三千铁骑从侧翼杀出,这些全身披挂重甲的骑兵手持长柄陌刀,如墙推进。每一刀劈下,都有突厥武士连人带马被斩为两段。
"不可能..."颉利看着溃不成军的部队,金刀险些脱手,"这些南蛮子哪来这样锋利的铁骑?"
他当然不知道,过去半年里,李宽用系统兑换的冶铁技术,在岭南秘密打造了这支精锐。
日落时分,残存的突厥军被压缩到一处河谷。
颉利亲率金狼卫死守一处矮丘,箭矢用尽后,他们解下腰带将刀柄绑在手上,准备最后的白刃战。
李宽没有下令总攻。他独自走向阵前,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突厥人耳中:"降者不杀。"
"草原的雄鹰宁可折断翅膀,也绝不向猎物低头!"颉利嘶吼着举起金刀。
与此同时,奉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之令,李靖率领的大唐军队正驻扎在不远处的高地上观望。
他本意是坐山观虎斗,待双方两败俱伤后再一举拿下岭南。
然而,战局的发展却出乎他的预料。岭南的守军不仅没有溃败,反而越战越勇。突厥人的攻势一次次被瓦解,而李宽的军队却始终稳如磐石。
随着时间推移,突厥人的士气开始崩溃。他们的伤亡越来越重,而岭南的防线却始终未被突破。
颉利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低估了李宽,也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但此时撤退,己经太迟了。
战场上,突厥人的尸体堆积如山。
部分侥幸逃生的士兵,头也不回地向北方逃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再也没有回到草原的机会。
饥饿、伤病和岭南的追兵,会解决掉剩下的幸存者。
这一战,不仅粉碎了突厥南侵的野心,更彻底动摇了他们在草原上的统治根基。曾经强大的突厥汗国,从此一蹶不振。
战后,长安城。
李世民收到了前线李靖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战报,此刻面色阴沉。他意识到,自己想要坐收渔翁得利的想法落空了,更见证了一个新的强敌的崛起。岭南李宽,一战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