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了晁盖,哥要三国鼎立

第68章 车轮酒席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成了晁盖,哥要三国鼎立
作者:
还是那座山
本章字数:
4324
更新时间:
2025-05-09

卢俊义疑惑的问:“那这几天的酒席...”

宋江笑道:“这几天的酒席是我水泊梁山的众家兄弟请的,并不是我请的员外,所以,不能算。”

“啊!”

卢俊义心中这个气就不用提了,你这么大的一个宋江,还跟我玩这个文字游戏。

可是,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那依宋头领的意思...”

“小可宋江,需要单独宴请卢员外三天,以弥补小可的失礼之处,还请卢员外赏脸呀!”

“哎呦!”

卢俊义一听,心中这个气就别说了。

这次上了梁山,不生气的时候还真少,也不差这一回了。

卢俊义忍着气:“宋头领,你们山东地界这喝酒的理还真多!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对的,想不喝酒都不行。”

宋江陪笑道:“哈哈,员外,让您见笑了!”

卢俊义一看宋江的笑模样,更是来气:“好...不就是喝酒吗!摆酒。”

宋江立刻吩咐道:“没有听到吗!卢员外让摆酒。”

“是!”

下面的士卒立刻开始摆酒上菜。

卢俊义一咬牙:“喝,不就是喝酒吗!我‘玉麒麟’还怕过谁了?”

卢俊义想:这梁山宋头领单独请自己客,无论他是想尽地主之谊,还是想要强留自己,总之,也不会有什么恶意吧!

我就再待三天,看看你到时候怎么说。

再说,卢俊义身在梁山险地,宋江说要单独请他,他也不好,也不敢驳了宋江的面子。

等到卢俊义来到大厅一看,什么宋江单独请客啊?

这不是,武松,鲁智深,李逵等所有的人都在吗?

卢俊义不解的问:“宋头领,这就是你所说的单独请客?”

“哈哈!”

宋江笑着说道:“员外有所不知啊!所有人是都在,不过呢,他们都是陪酒的。今天,确实是我单独请客。这钱呢,不能从梁山的公款上支出,花的是我私人的经费。嗯,所以,的确是我私人宴请您的啊!”

卢俊义本身就是个厚道人,确实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是人家单独请客,又没有说请他卢俊义一人,更没有说不能有人作陪。

一晃儿,三天过去了。

卢俊义刚说要走,吴用又来了:“员外,我还没有请您吃饭呐!最对不起您的人就是我,我到大名府把您给骗上了梁山,一路之上,让您又担惊又害怕。哎呀,我实在是内心有愧呀!今天无论如何,我也得请您三天,向您赔罪呀!”

“哎,好吧...”

卢俊义心想:宋江的宴请都吃了,人家吴用可是水泊梁山的军师,这军师的面不给也说不过去。

便随着吴用一起来到大厅,可是,刚进大厅,就看到宋江、公孙胜、王英等人笑呵呵的在那坐着呢。

卢俊义很是疑惑:“军师,难道不是你单独请客吗?这…这...?”

“啊!”

宋江赶忙站起身来:“是军师单独请客,不过呢,由我们作陪!”

“啊?今天该你们作陪了?”

宋江一笑,谦卑的说道:“我们作陪,员外不会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

卢俊义心中暗想:俗话说,不怕上了贼船,就怕进了贼窝子,此话真是不假!

吴用一摆手:“摆酒上菜!”

这一天,又是在酒桌上度过的。

三天的时间,转眼又过去了。

第西天,卢俊义又准备收拾行囊,离开水泊梁山。

可是,还没有出门,公孙胜又来了。

“员外,今天我请客!”

卢俊义就有点不太高兴了:“你们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不想让我下山,究竟意欲何为呀?”

公孙胜赶忙打了个稽首:“员外,您误会了,我今天请您的客,是因为咱们是老乡啊!”

卢俊义一怔:“老乡?道爷是哪里人?”

公孙胜解释道:“我也是河北人呀!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如果不请员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呀!”

“唉!”

卢俊义叹了一口气,“既然这样,我也就不便推辞了。”

“谢员外理解,我也请员外三天吧!”

公孙胜又说道:“这几日,想来员外大鱼大肉己经吃腻了。我就为员外安排三天素斋,正好我老道也不吃荤。”

卢俊义只有应道:“好吧!”

公孙胜笑道:“今天,我不但请员外吃素斋,还请员外喝素酒。”

素斋,卢俊义是知道的,就是没有荤腥。

不过,一说素酒,他还真是没有喝过。

一听公孙胜说素酒,卢俊义反倒来了兴趣。

“道爷,什么叫素酒?”

公孙胜微微一笑,捋了捋长须道:“员外有所不知,这素酒乃是我道家特酿,不沾荤腥,不染浊气。以山间清泉、五谷精华酿制而成,饮之清冽甘甜,不伤脾胃,亦不会醉人误事。”

卢俊义听罢,心中愈发感到新奇,便道:“既如此,倒要尝尝这素酒的滋味。”

这一转眼,又吃了三天素斋,喝了三天素酒。

卢俊义原以为素酒清淡,哪知这素酒后劲绵长,三日下来竟也微醺。

今天你请客,明天我请客,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就过去了。

卢俊义在水泊梁山住了多久,宋江才让他下山的呢?

这件事,咱们可以先放一放。

再说兖州府内,戴宗有公事先回了水泊梁山,柴进和三名亲兵护送李清照和孩子们去了梁山。

现在的兖州,只剩下了晁盖和林冲。

“哥哥,今天傍晚硫磺和硝石就运到了。”

“马车都找好了吗?”

“找好了!”

“找了几辆马车?”

“十五辆。”

晁盖心中盘算了一下,以宋朝的马车载重来计算,每辆马车载重约八百斤。

“哥哥,十五辆马车够了吗?”

“够了。”

林冲又问道:“咱们是走旱路还是走水路?”

其实,这个问题晁盖一首都在考虑。

虽然,己经有了运输方案。

但是,还没有最后敲定。

一万斤硫磺和硝石,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

它们必须平安运到水泊梁山,不能有一点闪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