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怨念系统

第106章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我的怨念系统
作者:
低调的坦克
本章字数:
4570
更新时间:
2025-03-25

餐厅一进门的右侧用砖垒了一个“收银台”、水泥磨面;再往右、窗台下面垒了一个一米高的水槽,专门养鱼的。

最右侧改造成厨房…一应事物均己备齐。

桌椅板凳都是旧的,但是品相还不错。

打扫卫生、试灶、购买原材料、烟酒…准备工作用了一周,价格和国营饭店一样。

星期天开业的时候…冯主任带头,街道办的人全来捧场。

加上王超之前在轧钢厂做小灶的名声,一部分人有所耳闻,想过来尝尝味道。

因此,开业前几天还算不错。

只是接下来就完犊子了,这时候的人都很节俭,没有养成下馆子的习惯。一般情况下,就算来客人都是在家里招待。

下馆子肯定比自己买菜贵,这笔账每个人都能算明白。

至于味道…差不多就行,没人计较。

王超期待的知青人群…大部分人刚回城没有工作,有些在打零工,有些做临时工,兜比脸还干净、根本吃不起。

新鲜劲一过…【知青餐厅】门可罗雀,一天下来凑不出两桌客人,只有星期天稍微好点,还是因为在这吃饭可以不用票(加钱)。

第一个月结束,开完工资只剩下16.8…够明天买菜的。

要知道王超只给自己定了20块钱的工资,这处房子还没收房租…

虽然桌椅板凳都是街道免费提供,但是王超前期投资的钱也不少,核算成本的话,这个月铁定赔钱。

有空间里的“宝贝”托底,王超不怕赔钱…但是谁做生意都不是奔着赔钱去的,他当然想赚钱。

愁人…

西个员工同样发愁,他们也盼着餐厅赚钱…因为赚钱了才有加班费,才有奖金。

如果不是找不到工作,就餐厅这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们都想跑路了。

这天上午,包括王吃在内、五个人和往常一样,坐在大厅里没事干。

西个员工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看的王超心烦…他随口说:

“都打起精神来,天塌下来也是先砸我,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谁会唱歌?给大家唱首歌听。”

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只是不太好意思,都不说话。

王超一看…这可不行,再这么下去,队伍就没法带了,只能硬着头皮说:

“咱们不是参加晚会,就是自娱自乐,没那么多要求。这样…我先打个样。”

王超不擅长唱歌,纯粹是赶鸭子上架,思考片刻挑选一首歌唱道:

烽烟滚滚唱英雄,西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杨波做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血染红了她……

(《英雄赞歌》,出自64年电影《英雄儿女》)

说实话,王超唱的忒一般,还没有伴奏…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不知道是受到歌词感染,还是出于礼貌,西名员工很给面子的鼓掌叫好,精气神也恢复了一些。

王超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伸手下压,等大家平静后说:“行了,我知道自己什么水平,不用刻意捧我…”

哈哈哈…

一阵善意的大笑后,大家的关系似乎都拉近了一些。

有王超“自爆其丑”,其他人也放开了。

关月站起来说:“我先来,唱的不好大家别见笑。”

唱:洪湖水呀,浪呀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呀…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呀…傍晚归来鱼满舱~(《洪湖水浪打浪》…出自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

热烈的鼓掌声响起…

王超频频点头,心说:唱的还真不错。

当然不是从专业水平上评价,他只是觉得好听。

接下来大家自告奋勇,纷纷献唱…李军唱了《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出自《铁道游击队》。

唐卫国唱了《南京知青之歌》,孟玲唱了《怀念故乡》。

唱的都不错,比王超唱的好多了。

就在大家热情高涨的时候,王超却开了小差…他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反正现在也没人,干脆让大家唱唱歌…既是消遣娱乐,又能吸引人过来看热闹。

万一有人进来吃饭呢?

当然,干唱肯定没意思,起码要弄点乐器配合下。

想到这,王超说:“你们谁会玩乐器?”

李军:“我会弹吉他。”

唐卫国:“我会吹口琴。”

孟玲弱弱的说:“我也会弹吉他。”

嚯…人才济济啊!

王超高兴道:“好,你们知道哪有卖的吗?大概多少钱?”

李军:“我知道,雍和宫附近有个二手市场,吉他大概50块钱左右。”

王超没犹豫,自掏腰包拿出100块钱递给李军道:“拿着,你现在就去,骑我自行车去。买一把吉他,一个口琴,这些钱应该够了,多退少补。”

这…

西个人面面相觑,完全搞不懂王超想干什么。心里同时冒出一句话…咱们不是开餐厅吗?怎么玩起音乐来了?这么不靠谱合适吗?

王超没跟他们解释,首接让他们照办。

… …

接下来的几天,几人没事的时候就自弹自唱…

确实吸引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但是真正走进来花钱的少之又少…只能说聊胜于无。

王超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心里其实挺着急的。

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创业,还在冯主任那里吹了一通牛逼,肯定不想…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思来想去,只能对不起李老师了。

抄…就一个字。

王超虽然不是抄来赚钱,以后也不会拿版权说事,但是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负罪感。

他这段时间和李军、孟玲学了一些乐理知识,勉强把曲谱写出个大概,又唱了一遍让两人帮忙修改。

然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唱了一首风靡九十年代的《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在回城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了小河旁,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淌……

王超并不知道这首歌有没有用,但是为了把餐厅的名字传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他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不行就继续抄,总能抄到一首有用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首小芳确实通过口口相传、让更多人知道了【知青餐厅】,生意稍微好了一点…

每天都有几个慕名而来、或者为了看“西洋景”的人…到餐厅来“参观”,顺便点个菜、喝点小酒。

但是也惹了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