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俩在屋内交谈甚久,待到离开时,玉徵仍有些郁郁寡欢,每念及老太太所言,便难以展颜。
“姑娘,可是老太太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春禾见此情形,面露忧色,倘若她们身在江南,姑娘又怎会受此等委屈?
“春禾,你说祖母倘若知晓我比二妹妹更具利用价值,她会选择偏袒我吗?”
毕竟她腹中可是怀着金疙瘩呢!
春禾搀着她,缓声道:“我的好姑娘,莫不是你已决意应陛下之召入宫了?”
入宫为贵人,莫说偏袒了,说不定还会将会将您当祖宗般供起来,每日晨昏定省呢!
玉徵摇头,沉缓道:“我是说如果。”
“您入宫之事既已成定局,何不早些下决定呢?”春禾问出心中疑惑。
“再等等。”玉徵淡淡道。
等恰当的时机,等她心意已定,不留遗憾。
次日午时,正处于睡梦中的玉徵被院外的哄闹声扰醒,她坐起身刚欲询问外头发生了何事。
春禾从外间匆忙进来,急忙说道:“姑娘,不好了,二夫人提前发动了。”
“怎么会?”玉徵惊。
二婶还有两月才生产,为何此时便发动了?
春禾说:“说是二夫人不慎跌倒。”
“二婶最是谨慎心细,怎会跌倒?春禾,快替我更衣。”
玉徵随意穿了件袄子,连暖炉都未曾来得及带,便往二房去。
去的路上,春禾详细说了二夫人跌倒之事。
正逢年关,府里比较忙,老太太年纪大了,对打理府里的事都有些力不从心。
王氏这几日就到朝晖堂替老太太分忧,许是昨日下了雪,今日路上结冰,有些打滑。她从朝晖堂出来,回去的路上不慎跌倒,这才导致早产。
刚到二房,还没进入二夫人的芍药居,玉徵就看到一小丫鬟鬼鬼祟祟的在芍药居门口探头探脑。
春禾刚想上前叫人,却被玉徵拦住,对红鸾吩咐道:“悄悄跟上去,看看她是哪个院的人。”
红鸾点头,不动声色的跟在那个小丫鬟身后去了。
玉徵这才进入芍药居。
此时,芍药居里人仰马翻,一盆盆血水陆续从产房里端出来,恰巧被玉徵目睹。
腥红的血水,玉徵顿时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头偏到一边去,做了个“干呕”动作。
“长姐,你还好吗?”顾玉莲见状,连忙关心起来。
玉徵缓了缓,摇头表示自已没事,这才询问起二夫人的情况,“二婶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去请大夫?”
“稳婆已经在里面了,长姐,我母亲会没事的吧?”
“会没事的。”玉徵说着,看向身后春禾,吩咐道:“春禾,去请赵大夫。”
早产不是小事,她担心稳婆也没法子,还是把赵大夫请过来,哪怕用不到,她也能放心些。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除了去当值的顾绍,还有在书院里的顾玉璟,其余人都到齐了。
产房里人仰马翻,忙碌到夜里,王氏一直还没生,稳婆实在没法子了,让人去请大夫。
好在玉徵早就让春禾把赵大夫请来了,让他在偏房喝茶静候。
“二叔,别着急,侄女已经把赵大夫请过来了。”
“那还不快请。”顾远急的满头大汗。
赵大夫进去后,他也跟着进去。
却被人拦住,“二爷,请留步。”
老太太捏着佛珠说道:“你跟着进去做什么?添乱不是?”
“娘,我想进去看看。”
“妇人生产,都是污秽,你一个男人进去做甚?”
“那是我媳妇儿!”
“二叔,别着急,有赵大夫在,二婶不会有事的。”玉徵连忙劝住顾远。
不一会儿,进去的赵大夫又出来了,他朝玉徵拱手致歉道:“大姑娘,实在抱歉,老夫并非妇科方面的大夫,恐怕得请精通这方面的大夫,二夫人这一胎并非足月生产,再加上摔倒导致羊水早破,若是再耽搁,胎儿恐有窒息的危险。”
这话一出,就连老太太都坐不住了,红姑扶着她起身走过来,“赵大夫,劳烦您再想想办法。”
“老太太,恕老夫无能为力。”
玉徵沉默片刻,似乎做了个决定,唤来红鸾,让她去请李太医,李太医是妇科大夫,由他出手,二婶肯定会没事。
红鸾是皇帝的人,李太医很快就请来了。
这次,连老太太都亲自起身相迎,“李太医,快请。”
“老太太请放宽心。”李太医朝其微微颔首后,却是朝玉徵毕恭毕敬的朝玉徵福身,“见过顾大姑娘。”
“李太医,深夜叨扰,是玉徵的不是。”
“哪里哪里。”
有李太医出手,王氏的情况总算稳定下来了,两个时辰之后,顺利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芙蓉院里。
底下人来禀报,二房产下一子时,宋氏再也坐不住了,心里始终惴惴不安,她看向汤婆子,“奶娘,你确定,此事万无一失?”
她还是不放心,没想到王氏命那么大。
都摔成那样了还没事,更可恶的是,竟然还生了个儿子。
汤婆子眼角微垂,“姨娘莫担心,不会有人知晓。听说是大姑娘把太医都请来了。”
“李太医?”
“正是。”
“她怎么会请的动李太医?”
李太医是妇科大夫,专门为宫里的主子们看病,为人高傲得很,就怕是顾绍亲自出面,他都不一定会给面子,更何况是顾玉徵。
“老奴也很好奇。”
“总之,让知道这件事的人都闭嘴。”不知怎的,宋氏开始有些后悔了。
“是。”
只不过,宋氏不知道的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从她开始起歹心的时候,就要做好承受代价的准备。
玉徵亲自送走李太医后,脸就沉了下来,面对老太太疑惑她为什么能请动李太医的询问,她也没正面回答。
而是铁着脸说道:“祖母还是先处理另一件事吧。”
老太太握着佛珠的手一顿,“何事?”
“把人带上来。”
须臾,红鸾便押着一个小丫鬟步入屋内,而后重重地将其摔在地上。
此小丫鬟正是下午在二房院门口行迹可疑之人,迫于红鸾的拷问,只得将实情一五一十地道出。
王氏今日之摔跤,实非偶然,乃是人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