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月池看向人群骚动处。
少年身形修长挺拔,双手插兜,步子散漫。
精致的脸庞棱角分明,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墨色的蛤蟆镜。
他身后跟着三个人,大包小提,与少年的闲庭信步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论是穿着打扮,还是出行方式,都昭示着少年的与众不同。
秦月池忍不住咂舌,世界上多她一个有钱人又会怎么样?!
许是秦月池的目光过于炽热,少年似有所感,抬头,目光精准地锁定秦月池的位置。
秦月池连忙蹲下。
过后又想,她又没干什么,害什么怕啊!
收拾好宿舍,一家人就着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咸菜吃了顿饭,说了会儿话就离开了。
临出校门,秦月池又看到了那个少年。
这一会儿功夫,少年就已经换了身衣服,身边围着的也换成了同龄的几个少年,倒是那副遮挡面孔彰显贵气的蛤蟆镜依旧架在鼻梁上。
浑然天成的矜贵气质,让人想忽视都难,一看就是在孩子堆里一呼百应的顽主。
少年步调依旧慵懒,不顾周边人的讨好,自顾自地走着。
再好看的少年也不顶吃不顶喝,出了校门,秦月池就把少年抛至脑后。
千载难逢的机会,秦月池跟着父母进了供销社大肆采购。
碍于资金有限,秦月池也没买什么太值钱的东西,主要就是一些学习或者生活的小玩意。
秦家父母不是很理解闺女要做的事,他们觉得凭几个圈就想赚钱,难!
套圈是独属于夜市的游戏。
准备工作做了好几天,秦月池才拉着被抓壮丁的哥哥踏上了进城做生意的路。
“沅沅,你确定没选错时间吧?”秦建宇第一万零一次发出疑问:“这个点就是拾荒的都回家吃饭了。”
秦月池微微一笑,没说话。
确实如秦建宇所说,这个点拾荒的都休息了。
但红星高中,刚刚放学。
除去住校生,红星高中的走读生也不在少数。
能在红星高中办走读的学生,基本都是父母响应国家号召的独生子女,兜里多数是不缺套圈这点钱的。
而且九月正是暖和时候,吃饱饭之后,街上也不缺遛弯的人。
只要是出现在路上的人,全都是秦月池的潜在顾客。
秦建宇背后的竹筐里不断传出“叽叽叽”“嘎嘎嘎”的声音,引得路人不住围观。
秦月池没有放过这个宣传的大好机会。
“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我跟我哥哥是上河村的,进城做点小生意,大家吃饱饭有空可以去红星高中对面看看。”
人们对小鸡小鸭的声音可不陌生,再加上没见过太阳下山才出门做生意的,很是稀奇。
秦月池选中了红星高中对面的路灯下摆摊,就算天完全黑,她们也可以借路灯的光。
除了搭台子唱戏和放集体电影,他们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大的阵仗。
比起大人,学生们的兴趣显然更大。
三三两两的学生围了过来,简单问过游戏规则,纷纷掏钱买单。
男生们多是为了在套圈上争个第一,女生们则是被可爱的小鸡小鸭俘获了芳心。
不管什么年代,孩子永远是最愿意赶潮流、为潮流付费的那帮人。
秦月池的套圈生意大获成功。
套圈,一个新鲜词汇,迅速在南市蹿红。
学生之间的课余话题全都和套圈有关。
五分钱一个圈就让秦月池赚得盆满钵满。
别的不敢说,起码秦妈妈去肉铺的底气更足了。
秦建言是住校生,平常就是宿舍和教室两点一线。
家里在校门口做生意的事,他还是在同村同学的口中得知的。
他没想到沅沅的动作那么快,从说要做生意到实施才短短几天的时间。
“沅沅。”秦建言下课后跟着同学赶往校外。
秦月池百忙之中抬起头来,“小言!”
小姑娘的眼亮晶晶的,看得秦建言本就不多的郁闷瞬间散了。
“动作挺快啊,也不知道跟我说一声。”秦建言接过秦月池递过来的腰包,随着她的指导笨拙地收钱找钱。
“这不是怕耽误你学习吗,本来等你放大假的时候给你个惊喜的。”秦月池嘿嘿一笑。
这可是他们家唯一一个高材生,可不能“误入歧途”。
自从晚上有事干以后,秦建宇出去鬼混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
秦父秦母大感欣慰。
秦建宇脑子不笨,只是从前没用到正确的地方。
有了秦月池的引导,这个半大的少年也在不断成长。
“呜——汪!”
“咪——咪——”
秦月池原本都要睡着了,听到院子里的声音又坐了起来。
“沅沅,快出来。”秦建宇的声音有些兴奋。
秦月池出去一看,小狗,还有小猫!
“柱子家的狗下崽了,我抱了一只。”秦建宇一手抱一个:“这个小猫是路上捡的。”
“喜欢吗,要是不喜欢咱今天晚上直接套圈套出去。”
“喜欢喜欢!”秦月池忙不迭点头,接过两个小家伙。
小狗懒洋洋地在秦月池手上伸了个懒腰,小猫倒是活泼得很,小爪子抓着秦月池的衣服往上爬。
这天,秦家多了两个新成员,小猫岁岁,小狗年年。
“老大,套圈玩不玩?”六子兴致勃勃地指着校门口的摊子。
几个穿着不凡的少年走出校门。
其中一个不论是长相还是身高都格外卓越,隐隐能看出是几个少年中的头。
“我玩过几次,他家还挺有意思的,上次还给我姐姐套了个小兔子,稀罕得跟什么似的。”周舟推了推眼镜。
两个人说着话,却都是在征求“老大”的意见。
江祁嗤笑一声,两个小虎牙若隐若现:“无聊。”
不过身体倒是很诚实的朝着套圈摊子走去。
今天是周末,套圈的人比平时只多不少。
三个人往那一站,周围的人就不太敢靠近了,自觉避让。
原因无他,这三个混不吝在红星高中可是出了名的。
开学半个月,打架逃课、捉弄老师同学。
不管是请家长还是罚做劳动、写检讨,对其余两位多少还有点威慑力。
对江家这位小少爷却是半点作用也无。
父母远在京城请不来,近处的两位老人对孙子是溺爱无度,别说打了,就是重话都不会说一句。
至于劳动和检讨,多的是拜码头的小弟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