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字皆是繁体楷书,许是年代深远,有些模糊不清,辨认起来有点儿吃力。
我将手电光靠近,只见上面写着:井国君犴,得道长宁。羽化飞升,位列陈星。餐食葶苧,寿与天齐。
一共二十四个字,与上面的甲骨文一一对应。
这其中的确提到了葶苧仙草,点名井国君正是食用了这种仙草,羽化成仙的。
李太白有首诗《古风·五鹤西北来》,最后一句便提到了: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想来诗中提及的金光草,应该就是葶苧了。
“九哥,这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啊?”牛光伟并非不认得字,只是理解不了文中的意思。
我如实说道:“上面说,这里的墓主人吃了一种仙草,成了神仙了。”
牛光伟不相信这种事,笑了一声:“这应该是假的吧?”
真的假的并不知道,不过齐思远的确拜托我来这里寻找葶苧,总要找找看才行。
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青铜大鼎,除了这些铭文以外,并没有其他的线索留下来。
我不是专业的考古专家,无法勘破青铜大鼎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便游览起了这间冥殿。
冥殿的墙壁上绘着几幅光鲜的壁画,走过去一一查看。
只见第一幅画上,是万民在一名衣着华丽的人的带领下,正在对着一只卷裳魔目夜蛾膜拜。
这只蛾子体型巨大,翅膀上生出了六只眼睛,正与我们在外面看到的一样。
接着,是一个人正躺在床上睡觉,左上角有一只卷裳魔目夜蛾悄悄靠近。
然后,这人戴上了一只六眼金色面具,站在高大的台子上,下面一群人正在膜拜中。
牛光伟看不懂这些画中的内容,他也不关心,只想着尽快离开这里。
不过我却有了新的发现,最后这个人戴的金色面具,与我们在在那具空棺里发现的六眼黄金面具一样。
想必当年,黄金面具是作为了井国国君的一个象征存在。
“九哥,这里有个后门,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去啦?”
扭头望去,牛光伟站在了不远处,指着一扇木门正说道。
这冥殿中再无其他的收获,我便举着手电筒走了过去。
见这扇后门是用非常厚实的木料建成的,通体宏伟非凡。门闩呈开启状态,想来前辈高人来过这里,随手打开了。
我扒住伸长的门闩,使劲往身前拉。
牛光伟虽然受了伤,也上前帮我。
二人合力,才将这扇厚重的墓门拉开了一条缝隙。
门后面,是一条山路,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我先用手电光探查了一番,牛光伟突然指着我们正前方的头顶:“九哥,你快看,那儿有东西!”
我放眼望去,见远处有一个手指头大小的物件,盈盈泛着绿光。这东西距离我们太远,看上去只有手指头大小。看它呈长方形,我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念头——棺椁!
“走,过去看看。”
既然葶苧仙草可能真的存在,必然是世间珍宝。很可能就被墓主人藏在了棺椁之中。
辛苦了这么久,历经生死,不就为了这东西吗?要是真的能找到葶苧,解了齐家世代相传的诅咒,我的心中也能稍安。
但奇怪的,我们在山路上走了半个多小时,估算着时间也应该能看清楚那发光之物是不是棺椁了。
可是走了这么久,抬头望去,那件东西和我们的距离一点儿都没变。我们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似的。
“九哥,我……我腿疼得厉害,为什么我们还没到呢?”
我心有疑虑,想回头看一下冥殿的距离。但是走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望去,冥殿已经隐没在了黑暗之中。
前面就曾设过一道机关了,难道相同的迷宫手法要用两次?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低。
便劝牛光伟:“耐住性子,再走一段路看看。”
我们二人又走了二十多分钟,牛光伟彻底坚持不住了,倒在了路边,腿上的伤口,正汩汩冒着血沫子。
我只好停下来,帮他重新换好了药。
牛光伟又疼又怕,心中恐惧到了极点:“我们是不是迷路了?”
我又看了一下那光源的位置,如果说之前还抱有什么怀疑的话,现在几乎可以百分百肯定了。
前面的那个东西如果真的是棺椁的话,不排除这里的墓主人将整个山洞改造为了主墓室。我们之前已经连续遇到了两次空棺,第一口棺材中暗伏毒烟;第二口棺材更像是衣冠冢。
这具会发光的棺椁,总不能再是假的了吧?
我帮牛光伟包扎好了伤口,重新观察起这里的地形。两边的山壁很高,只有中间这一条路可行,并没有分支。走了这么久,我们好像也没有遇到弯路。
一条道路笔直向前,是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即便是奇门遁甲,也不可能设置得如此简单,通常需要其他的东西来干扰闯入者的注意力。比如两侧的树木,或者是我们在凤儿岭上遇到的那个咬着拨浪鼓的怪人,莫不如此。
而眼前的这条路,设计得极为简单,两侧都是普通的山壁,既无雕饰又无文字,更不用说一草一木了,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全然不符合奇门遁甲的布局。
我观察了许久,也没能参透其中的玄机。
牛光伟在一旁捂着自己受伤的腿,低声询问:“我们还能出去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这里的布局,和奇门遁甲全然不同,恐怕即便是姜子牙重生,都无法做到这样。除非……”
我停顿了一下:“这个人是神仙!”
牛光伟觉得我在说胡话:“九哥,九哥,你别吓我,九哥,你快说句话。”
我摇摇手,说道:“还记得青铜大鼎留下的铭文吗?上面说,这位井国的国君已经羽化成仙了。既然成仙,这当然是神仙手笔了。”
“这有点儿……有点儿胡说八道了吧?”
我沉吟片刻,说道:“你说得对,人是不可能成仙的,问题是,这个地方该怎么解释呢?”
牛光伟于这些半点儿不懂,也帮不上忙,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
我仔细回忆着青铜大鼎上的二十四个字:井国君犴,得道长宁……
正在此时,忽然我们身边传来了一阵阵悲切的哭声,凄婉哀伤,如百鬼夜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