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或畏惧、或期待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最后一道闪电接触到萧景琰的瞬间,便化作无数细碎的紫色光点西散而飞,仿佛银河散落人间,一派绮丽之景。
濮文熙没有给众人缓冲的时间,继续催动法力,整个人轻飘飘浮于半空。
待升高到离地约一丈左右,更加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漫天乌云忽然裂开一道缝隙,金灿灿的光芒如瀑布般倾泻而下。那光芒的源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刺目,逐渐凝聚成一座巍峨的天门,中间匾额上刻着三个斗大的篆字——
“南天门”。
这座天门如此巨大,不止皇宫内院,整座金陵城都能尽收眼底。
“嘶——”
全金陵的人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为全球变暖做出了一份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后这群人揉眼睛的揉眼睛,揪头发的揪头发,扇巴掌的扇巴掌,俱是一副三观破碎的癫狂模样。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濮文熙心中的小人得意地仰起脑袋,兴致勃勃地操纵法力继续捏特效。
于是众人又见天门前延伸出一道由光芒构成的金阶,一级级延伸至龙神脚下。
“这这这这——!”
太常寺卿瞠目结舌,手中的笏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还不等他继续抒发心中的激动,周围几个同僚便默契地一拥而上,死死捂住了他的嘴。
现在就是把这人当场憋死,也不能让他惊扰了仪式!
安心吧陈大人,事后他们会向陛下请罪的!
大梁这边的骚乱很快平息,使节团这边的人就没那么轻易冷静了。
“暄哥!你看南天门!!”
宇文念一手抓住胸前的衣襟,一手拽住堂兄,半是激动半是无措地说着不成句的话。
“他们没有骗人…真的是龙神降世……都是真的!”
怎么办?
他们南楚该何去何从?
宇文暄心乱如麻,如木偶般在妹妹手下摇晃不止。
就在南楚隔壁的拓跋弘跟他一样失魂落魄。
只要一想到他不久前侮辱的龙神是真实存在,他就感到不寒而栗,十分害怕某一刻眼睛闭上后就再也睁不开了。
大梁人都说龙神是仁慈之神,那应该不会跟一个凡人计较吧?
他在心中努力安慰自己,却怎么都无法打消那股不祥的预感。
于是越发杯弓蛇影。
事实证明拓跋弘的担心很正确。
不过准备动手的不是龙神,而是他所效忠的主子。
北燕太子慕容燕和拓跋昊交换一个眼神,默契决定了拓跋弘的未来——罪孽深重,自刎谢罪!
拓跋弘并不是个例。
使节团中出言嘲讽过龙神的不在少数,当祂现身打破猜忌,主事的人自然不会留下隐患。
戏台下的小插曲没有让濮文熙分心。
她摆出一副圣洁从容的表情,缓缓踏上第一级金阶,每踏一步,脚下金阶便发出清越鸣响,如龙吟九霄。
天阶很长,看起来短时间内走不到尽头,但不知为何,那道风姿绰约的身影眨眼间就走了到终点。
没有停留,濮文熙毫不犹豫走入其中。
就在她身影没入天门的瞬间,周边厚实的漆黑云层忽然像绸缎被撕裂般,透出无数道灿烂的金光。
无数道光柱穿过云层间孔隙,在天与地之间架起光的桥梁。
光芒照耀之中,以往无人在意的尘埃突然有了存在感。它们化作亿万颗跳动的金粉,在天空中、在屋檐上、在江河间、在人们身侧,不断跳跃着、飞舞着,共同铸就一幅辉煌神圣的画卷。
所有人如坠梦中,傻呆呆立在原地。
好像过了很久,又好像只是眨眼间,在神明离去后就陷入沉寂的云海忽然开始翻涌。
有什么要出现了!
会是那位仁慈的神明吗?
人们纷纷屏住呼吸,万分虔诚地仰望天穹。
伴随着阵阵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仙乐,一道与众不同的鎏金光柱刺破天幕,霎时九霄雷动,龙吟长空!
龙吟起处,层云化作流动的旋涡,兀自围绕着中心旋转。
那庞然巨物垂首探出云端时,世间万物都自发匍匐在祂脚下。
灵智未开的兽类抗衡不了龙威,不敢有任何异动,都贴着地面瑟瑟发抖。
凡人们虽万般敬畏,却更为向往亲眼见证龙神降世,一个个面色苍白、摇摇欲坠也不肯低下头,只如痴如醉地凝望着。
祂真美啊。
那对蜿蜒的龙角如翡翠雕琢,隐隐有星河流转;颌下长长的龙须拂过之处,不断有金光凭空洒落;晶莹剔透的龙鳞暗藏玄奥纹路,每一片都流动着液态的光华;脊背上的青鬃随风飘动之际,竟似有江河奔涌之声。
祂盘旋于祭坛上空,每每摆动尾巴,便有点点灵光洒向山川大地。
尽管那些小小的光点临近半空就消散于无形,百姓还是不断伸长手臂,试图抓捉住一星半点,哭求着希望能够沐浴神恩。
他们的执着向往似乎打动了祂。
祂在空中盘旋两圈,突然朝地面俯冲而来。
“拜见龙神大人!求龙神大人保佑!”
人们又惊又喜,不住磕头参拜。
祂摆动龙尾洒下更多灵光,同时口吐人言:“大梁新帝萧景琰,厚德载物,天命所归。今虔心祷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祭文上达天听,伏惟天地垂怜,赐福黎元,泽被苍生!”
话音方落,漫天灵光洒落天地,霎时间枯木绽新芽,浊水复澄清,小病乃自愈。
待做完这一切,祂才翩然腾飞,消失于天际。
“……”
仍跪在天坛上的萧景琰痴痴凝望着,首到一切异象烟消云散也没有收回目光。
这片土地的人对龙的憧憬绵延了数百年,无数人敬仰祂、信赖祂、追逐祂,却无一人有幸得见。
而他不仅亲眼见到了龙神,还得到了祂的回应,何其幸哉!
正因如此,他绝对不能让祂失望!
萧景琰深深吸了口气,再缓缓吐出。
待如擂鼓般的心跳稍微平复后,他起身面对自己的臣民。
见他平安无事,大梁百官终于彻底放下了心。
他们俯身叩拜,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传入宫外,激动得不能自己的百姓们自发加入其中,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新帝送上祝福。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为这场大典划下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