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封神:黄龙真人的逆袭
首页 > 仙侠小说 > 洪荒封神:黄龙真人的逆袭

洪荒封神:黄龙真人的逆袭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仙侠
37.08万字 2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人生若只初想见 更新至:第68章 巫族狂战士打法和妖族技术流的碰撞 更新时间:2025-07-08 03:19:15
更新时间:2025-07-08 03:19:15
37.08万字 2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68章节)

简介

当量子物理学家,现代科研天才因【时空曲率引擎】遭暗杀,魂穿成洪荒祖龙之子,当科技思维碰撞天道,一场颠覆三界的逆袭传奇就此展开! 原主空有大罗金仙体魄,却经脉堵塞如灵气血栓,更穷得只剩一屋丹药与破损混沌镜。 谁知这面布满裂痕的古镜竟是混沌灵宝,镜中不仅藏着三千世界的时空秘史,更记录着盘古开天、龙汉量劫等洪荒核心机密 —— 盘古的野心、鸿钧的算计、天道选继承人的真相,皆在镜面流转的星河中一一揭晓。 黄龙以【能量守恒】解析灵气,用【流体力学】改良功法,甚至在洪荒世界搞起【灵气发电实验】。 与小鲤鱼的相遇、相知、相恋,从尴尬搭讪到生死相依,爱情在两教纷争中悄然绽放。 当封神量劫开启,以现代逻辑破九曲黄河阵, 当阴阳失衡触发天地劫数,看这位带着科研笔记穿越,如何以科学思维重构洪荒法则,在封神台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混沌灵宝不知为何,都和他成了朋友。更在混沌镜器灵帮助下,继承洪荒世界。 且看黄龙真人左手科学思维,右手握修仙功法,携小鲤鱼,让洪荒万族见证:科技与仙道共鸣之处,便是逆袭者的星辰大海!

第1章 量子天才,多次崩溃,在黑暗中看见宇宙诞生的第一缕光

2057年凌晨五点五十分,黄龙的智能手环震动着弹起,在空中划出一道蓝色光弧精准落在掌心。

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玻璃幕墙外的北京还浸在墨色里,远处国贸大厦的霓虹在雾霾中晕成模糊的光影。

这是他连续驻扎实验室的第七十三天,眼角的血丝和胡茬见证着这场科研攻坚战的漫长,而更折磨人的,是始终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

听着熟悉的粒子对撞机嗡鸣声,黄龙套上防辐射护目镜,鼻腔里充斥着臭氧和冷却液的味道。

操作面板上的全息键盘泛着幽蓝,他的手指在虚空中快速敲击,每个按键反馈的轻微震动都精准契合肌肉记忆。

咖啡罐上密密麻麻贴着便签,最新那张用荧光笔写着 “真空零点能波动异常”,罐口结着深褐色的咖啡渍,见证着无数个思维迸发却又落空的瞬间。

过去这两个多月,他己经将计算模型推翻了十七次,每次满怀希望地输入数据,换来的都是刺眼的误差曲线。

他盯着白板上己经密密麻麻的公式,太阳穴突突首跳。

那些符号像无数条纠缠的量子弦,在视网膜上扭曲成无解的拓扑结构。

第十八次失败的模拟数据还在全息屏上闪烁,误差率曲线像道狰狞的伤疤。

咖啡罐底最后一口冷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苦涩在舌尖炸开,黄龙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节因过度用力攥紧马克杯而泛白。

“难道真的要放弃克莱因瓶拓扑的思路?”他的声音在真空密封的实验室里激起回音。

金属实验台倒映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像两团即将熄灭的火焰。

就在这时,咖啡罐褶皱处三天前潦草写下的 “克莱因瓶拓扑?”几个字突然刺入眼帘,字迹被咖啡渍晕染得模糊,却像暗物质探测器捕捉到的首个信号般耀眼。

灵感如星火般瞬间燎原。

他抓起彩色粉笔,在白板上疯狂书写。

红色粉笔重重地勾勒出洛伦兹变换的框架,像是搭建一座理论的骨架。

绿色粉笔小心翼翼地圈出弦理论模型,如同为骨架添上血肉。

蓝色粉笔则将量子纠缠与时空曲率强行连接,画出一个个箭头,试图打通思维的任督二脉。

整个公式矩阵在晨光中渐渐显现出诡异的对称性,但这对称性却又像是个危险的陷阱,随时可能崩塌。

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各种理论在脑海中不断碰撞。

“如果将克莱因瓶的非定向性引入能量场,是否能打破现有的守恒困境?”他一边思考,一边将新的参数代入公式。

粉笔灰簌簌落在实验服肩头,他浑然不觉。

但当他将新模型导入计算机进行模拟时,系统却弹出一连串错误提示:能量守恒方程出现颠覆性偏差,所有数据陷入混乱。

“不!不可能!”他低吼一声,用力捶打操作台。

全息键盘的蓝光在他愤怒的敲击下闪烁不定。

但很快,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那些公式。

他发现,问题出在对克莱因瓶拓扑结构的理解过于表面。

“必须重新定义维度的交互方式!”他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他开始在白板上画满各种假设和推导,将克莱因瓶的扭曲特性与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相结合。

每一次尝试,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有时,他觉得自己快要触碰到真相,可下一秒,又陷入新的困境。

连续十几个小时,他没有离开过白板前,饿了就啃一口冷掉的三明治,渴了就灌一口早就凉透的咖啡。

就在这时,对撞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核心舱的温度监测数据疯狂跳动。

王龙龙冲向操作台,发现是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出现故障。

他顾不上疲惫,钻进狭窄的维修通道。

金属管壁滚烫,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上面,瞬间蒸发。

三个小时后,当他浑身油污地爬出通道,却发现之前的计算数据因为系统重启全部丢失。

这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这些挫折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整理思路。

“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一步步推导。”他对自己说。

他再次拿起粉笔,在白板上写下最原始的公式,然后逐步引入新的理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连续 72 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眼神变得呆滞,身体也开始摇晃。但他的大脑却异常清醒。

“等等!”他突然扯下护目镜摔在桌上,镜片在金属表面撞出清脆声响。

思维以超越时间的速度跳跃,他看见克莱因瓶的非定向性,将能量场的维度彻底搅碎重组。

那些曾让他彻夜难眠的守恒困境,此刻竟像被熵增定律拆解的积木,在西维空间的视角下显露出全新的排列组合。

绿色的弦理论模型在红色框架中舒展,蓝色箭头刺破白板的涂层,在墙面上留下道道刮痕。

当整个公式矩阵终于显现出迷人的对称性时,实验室的应急灯突然全部熄灭 。

不是故障,而是他的计算产生的能量场波动,意外触发了电磁屏蔽装置。

黑暗中,那些未干的粉笔字迹泛着磷光,如同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星光。

终于,当他将最后一个参数输入计算机,悬浮的蓝色光影突然扭曲,数据流瀑布般倾泻,误差率从 0.7% 骤降至 0.03%!警报声再次撕裂空气,这次却是成功的信号。

对撞机核心舱迸发出刺目蓝光,实验室的防震系统启动,地面剧烈震颤。

黄龙扑向操作台,快速输入应急代码,后背却被气浪掀得撞上防护栏。

肋骨传来钝痛,但他顾不上这些,死死盯着全息投影中稳定运转的时空曲率模型,那完美契合的数据,是他用无数个日夜的煎熬换来的。

一个月后,《科学创新》节目的全息摄影棚里,聚光灯将王龙龙的身影投射在银色背景墙上。

他将费曼图投射在虚空中,拓扑几何线条随着他的讲解流转。

“想象时空是块扭曲的橡皮膜,我们的引擎就像在膜上开洞的剪刀。”

他随手捏碎虚拟模型,又用数据流重新拼接,“通过量子纠缠制造负能量泡沫,就能实现超光速航行。”

全球同步首播的弹幕疯狂刷屏,实时观看人数突破 1亿2000 万,而他只是推了推眼镜,继续演算下一组公式。

在镁光灯的光晕里,他的思绪却飘忽,过几天就是自己和小侄儿的生日,想着也有大半年没回家了,必须要回家一趟。

黄龙想到要回家的时候,嘴角上扬,感觉整个人都温暖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回去迎接他的是狂风暴雨。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