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

第349章 这真的是随便可以发的吗!?

加入书架
书名:
硬核科技
作者:
邩鸟神豪
本章字数:
5966
更新时间:
2024-06-17

因为现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他能够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最高的亩产产量,也只是达到六百多公斤。

离第一期计划的目标亩产七百公斤,也是还差一点。

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这只是一点。

但是如果想要实现出来,也要涉及到了很多因素。

比如基因技术、培育技术等。

而这些各方面的因素,也是缺一不可。

如果缺少了一个的话,就会出现问题。

也就是亩产产量会减少,达不到目标的产量。

所以,他在看见苏辰说,他们公司研发出来了一款,可以达到亩产九百公斤产量的水稻品种。

他也是非常震惊。

虽然他没有完全不相信,因为对方怎么说,也是一家大公司。

而且就刚刚的一点时间里面,他也用手机,对于华威公司,也是进行了搜索。

而好久没有上网,就这么一搜索过后,他也是吓了一跳。

因为他看见,华威公司在这一两年时间里面,居然又研发出来了很多技术。

同时,他也是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大家一直讨论,以及在新闻上所看见的,有关于苏辰与航天航空局,共同研制出来了“绕月探测卫星”。

他也是才知道了,苏辰又研发出来了一种强劲技术出来。

但是对于一些别的,有关于华威公司所推出来的产品和软件,也是看得让他眼花缭乱。

所以,就如此强劲的实力,对方也不会说假话和夸大的话。

但是真如果让他完全相信的话,他真的不能够完全相信。

因为这样的信息,实在是令他觉得有点“掉眼睛”。

他努力了那么多年的日子,所研究出来了大量的水稻品种,也都只是亩产六百多公斤罢了!

但是对方此时说,华威公司拥有了,可以实现亩产九百公斤的水稻品种。

这换作任何一位懂行的人,来看这样的信息的话,都会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是不管尽管如此,肯定也是不能够说出来。

【袁龙平:亩产九百公斤!?这是真的吗?】

【袁龙平:但是亩产九百公斤的水稻品种,现在全世界都没有研究出来。】

【袁龙平:如果华威公司真的研发出来了,换作任何人,都是愿意合作的。】

苏辰在看见对方这么说之后,他也是能够从字里行间当中,看出来了对方的震惊。

“确实。”

其实换作任何人,在这个年代,看见有一种水稻品种,可以实现亩产九百公斤,直接也是跨时代的技术。

就犹如21世纪的智能手机,如果出现在20世纪的话,也是会让众人大跌眼镜。

而此刻的袁龙平,他也是非常想要直接与对方见面了。

因为见面了的话,就可以直接验证一下,这样的水稻品种,是否真实存在了。

其实有些时候,从一些基因方面的技术当中,就能够猜测到在产量上的结果。

但是有时候,缺的这方面的数据。

因为在植物基因上,增一点减一点,就会影响很多方面的效果了。

而每一次的种植,也是要历经半年的时间。

所以,每一次在试验的时候,反馈时间也是相当之长。

并不是说几天就能够得到反馈的。

不然的话,可能任何农业专家,都可以研究出来很多种亩产量大的水稻品种了。

而一个人从工作到死亡的时间,其实可能也就只有四五十年。

而就算退休之后还继续进行工作的话,也是只有六七十年吧。

但是就拿中医来说的话,学到九十岁、一百岁的时候,可能才刚刚入门罢了。

因为学习,根本就是永无止境、学不完的。

知识永远都是可以突破的。

只不过有时候突破不了,只是因为处于天花板、达到了瓶颈而已。

而就在他产生了着急心情的时候。

突然!

他也是看见了苏辰,这时候给他发来了一份文档文件。

因为显示的原因,所以他并没能够,看得全整份文档文件的名称。

但是,他还是能够看见一些字眼。

那就是“粳型三系杂.交水稻......”

“粳型三系!?”

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他当然知道什么是“粳型三系”。

所谓的“粳型三系”,就是将两个父本,一般为两个不同的籼稻或粳稻,通过人工.杂.交获得。

种子经过特定的筛选和培育过程,形成品种具有丰产、抗旱、抗寒、耐病的特点。

而关于这一类品种的研究,最早也是在1971年就开始了。

其实即使概念和研究,可能很早就已经出现了。

而且有些相关品种的水稻,确实能够做到抗旱、抗寒、耐病的特点。

但是最至关重要的,其实还是【丰产】的这一特点。

但是这一个特点,却是最难控制的,也是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的专家,每时每刻都在研究的问题。

就在他产生了疑惑的同时。

他也是看见了苏辰接着文件所说的话。

【苏辰:袁院士,这就是我所说的,有关于我们公司所研究出来的水稻品种基因技术。】

【苏辰:但是这上面也是只有一些数据,至于试验的话,也是没有进行试验。】

【苏辰:所以我这一次来,如果您也有兴趣的话,我们就想要与你合作,并且让您负责试验这一水稻品种,因为在这方面,您是专业人的。】

袁龙平在看见苏辰这么说之后,他也是知道了,这一份文件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不过....不过他也是觉得.....

对方这也太信任他了吧!??

这研究成果真的可以随便发给别人的吗??

不过下一秒。

他也是知道,其实这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对方也是非常信任自己。

换作别人的话,对方可能也是不会发送过来的。

可能也是在同意合作之后再发,或者是现场见面签合同的时候,才会把他们自己的研发成果给对方。

虽然他很想看,不过在看之前,他还是选择先和对方说一声才是。

【袁龙平:好,谢谢,那我就先看一下?】

【苏辰:没问题的袁院士,其实我发给您,就是想让您看一下。】

其实苏辰他也是看出来了对方的意思。

不过这也很符合对方的性格。

自己刚刚突然就把文档文件发过去,换作谁都要被吓一跳。

其实他根本就不怕对方不会和自己合作。

而且就算因为忙于别的事情,而没有时间合作的话,他也不怕对方会盗取他的技术。

首先,这也是因为他对于对方的性格,也是非常了解。

这在前世当中,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认识他的人,都会知道袁龙平院士是多么得无私奉献。

对方以“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吃饱饭”的理念,一直奔赴在研究高亩产量的水稻与种植上。

而且再以合作来说,如果现在对方没有时间合作的话,其实往后拖,以后再合作也不是不行。

反正不管怎么样的话,他也都是会选择由对方来负责,这一水稻品种的试验。

这也并不是别的农业专家不行。

只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习惯。

因为他决定了选择是什么,就不会轻易的改变。

就好比考试的时候,如果在最后五分钟、十分钟的时间里面,在检查试卷的时候,也是突然想要改一个答案。

换作一些人,可能会进行更改。

然后如果答案出来了之后,如果是改对了的话,他们就会觉得非常好。

但是如果是改错了的话,他们就会觉得,“早知道当初就不要改这个答案了!!!!”

而如果换作是他的话,他也是不会进行更改。

因为除了防止出现上面的情况的话。

也是为了如果真的错了的话,也是不会可以非常准确得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

然后再改过来就好了。

因为当初自己会那样选这样的答案,肯定也是因为自己的认知、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思维就是如此。

所以回到现在,他在选择了与袁院士合作的话,就不会改变任何主意。

随后,袁龙平便点开了,这一份文档文件。

他也是想看一下,华威公司的研究成果,是否如对方所说的那样,真的可以达到亩产九百公斤。

再点开之后,前面的内容他也是看都没有看,直接就是跳了过去。

并且翻到了,基因技术部分内容的地方。

作为农业专家,其实他也是只要看一下数据,就能够判断出来,所看的数据,有没有及格。

而及格了之后,至于一些自己所没有试验过的数据,那么就是要进行试验才会知道的结果了。

就好像有些人看别人长跑的时候的跑姿,就可以看出来对方是否是专业的。

而至于对方的成绩如何,就要看别的因素了。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就是可能人家的跑姿,也是非常独特。

但是奈不住人家的成绩就是很好。

就此,他也是非常认真仔细地,望着手机屏幕当中的内容与数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