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164章风村宁次的谋划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作者:
溪湖山村闲人
本章字数:
4402
更新时间:
2025-06-18

冈村宁次开始在反思,当初中日全面战争发动之前,他是坚定的侵华扩大派。然而全面战争开始后,局势并未像他设想的一样发展,日军速战速胜的目标破产,逐渐陷入了中国战场的泥潭。

冈村宁次曾经仔细研究过《论持久战》,他试图通过研究该著作破解八路军的游击战术,但实践中仍屡屡受挫。他试图通过“以战养战”政策破解《论持久战》中“日本资源匮乏”的论断。他的前任多田骏提出了"囚笼政策""烬灭作战",冈村宁次认为对付中共敌后根据地切实可行。作为继任者,他将这一政策系统化、规模化,实战化。在某些局部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压住葫芦升起瓢,中共在敌后的根据地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日军疲于奔命。

冈村宁次试图通过“巩固占领区”和“以华制华”策略避免陷入持久战,但战争的形势正在逐步沿着《论持久战》描述的方向发展。

冈村宁次想起了自己的老同事石原莞尔,两人曾经一起共事,均参与了日本对华军事行动,冈村宁次曾任关东军副参谋长,石原莞尔则是“九一八事变”策划者,两人都是积极的侵华派。

石原莞尔提出了满蒙生命线理论,认为控制中国东北(满蒙)对日本生存至关重要。制定"石原计划",主张逐步吞并中国作为对抗美国的基础,认为日本需先占领中国资源,再与西方阵营(尤其是美国)进行"最终决战"?。

七七事变后,石原莞尔反对扩大侵华战争,警告日本将会陷入"战争泥潭"。他主张首先要经营好满洲国,以逐步蚕食的方式征服中国,前期应避免与英美等国发生冲突。这一理论使其被狂热的日本军界视为"怪胎"?,石原莞尔则逐渐被边缘化。

随着战争的发展,石原莞尔预判的日军陷入中国战场泥潭以及对英、美战争的爆发在现实中一一呈现。冈村宁次也在开始反思战争扩大化化战略正确与否,如果依据石原莞尔的理论行事,日军的处境是否会更好。然而冈村宁次也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日军开启了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就不是日军说了算。

针对日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冈村宁次也在积极的想办法,招降国军就是其中路径之一。如今他盯上了苏鲁战区吴化文部,吴化文部原属于山东韩复渠,吴化文是韩复渠手枪旅旅长。韩复渠在日军进攻山东时不战而退,被蒋介石枪决。之后新任省长沈鸿烈为了拉拢吴化文,将吴化文的部队改编为中央新编第4师,还让他收编地方部队,编为山东第一师。

吴化文部名义上属于中央军,但实际上军饷、武器弹药归山东省自筹。而统辖山东的苏鲁战区属于东北军系统,打个比方,中央军是亲儿子,东北军是庶生子,那吴化文部就是私生子了。问题是山东省先后由东北军出身的沈鸿烈、牟中珩掌权,吴化文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1942年牟中珩任山东省主席期间,切断了吴化文部的后勤补给。吴化文向牟中珩讨要,牟中珩才拔发了500发子弹,吴化文认为这是对他的羞辱,两部矛盾愈加激化。加上此时山东粮食紧张,吴化文部朝不保夕。要不是鲁北何思源和沂蒙军区支援其部分粮草,吴化文部都快要饿死了。

冈村宁次就是看到了吴化文部遭排挤这一点,派遣说客要说服吴化文脱离苏鲁战区,吴化文部可是有上万人枪,争取过来的话,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冈村宁次承诺吴化文任 伪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目前吴化文态度暧昧。

沂蒙军区也在积极争取吴化文部。沂蒙根据地由于大量的难民涌入,粮食也不是非常宽裕,就是在这种缺粮的情况下依然支援了吴化文部,但支援要到大吃大喝的程度那是不可能的,吴化文对我党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在李振华的建议下沂蒙军区加紧了对其部的渗透。因为李振华自己也没有把握吴化文会不会投靠日军,他觉得如果挡不住吴化文投敌,也一定要拉住一部分部队,这支部队在抗战前期消灭过不少日军。

苏鲁战区目前情况也不好,51军在扫荡中损失惨重,今年的年景又不好,51军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气来。57军111师又有脱离苏鲁战区的迹象。苏北韩德勤部南下搞摩擦,遭新西军苏中部队痛击。苏鲁战区自成立后,只是在前期发展迅速,而后就是部队越打越少,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日军扫荡时,作为苏鲁战区司令长官的于学忠还要求助于沂蒙军区。

于学忠也是无奈,目前建制完整的吴化文部似乎成为苏鲁战区的主力。他和牟中珩虽然掌握了部分钱、粮,但51军的重建还需要大量的资源,身为外系的吴化文部只能靠边站了。于学忠庆幸沂蒙军区没有撕毁以前达成的协议,还是按时按量给予了苏鲁战区一部分补给,同时也因为如此,于学忠觉得自己在沂蒙军区的面前挺不首腰,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于学忠也知道沂蒙军区也在补给吴化文部,吴化文也与中共越走越近。但他也没办法,难道和杨文翰说:不要补给吴化文部,把钱粮给苏鲁战区。你要杨文翰能听你的才行啊,而且吴化文部岂不是会更恨苏鲁战区,与苏鲁战区更加离心离德。

整个山东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日军、国军、我军都不想轻举妄动。我军想再埋头发展一段时间。日军有心无力,正在寻找突破口。而国军则想缩在角落里舔伤口,期望日军不要注意到他。山东地区战斗暂时都停止了,满世界安静了下来。

渤海军区李振华把部队交给了廖海涛、杨国夫。他则和景晓村一起进行减租减息和土改工作,在军区内严格执行了二七五减租,打击高利货,根据地银行发放低息贷款。没收汉奸、劣绅的土地,分发给无地农民,军烈属优先。根据地发起了控诉日军、汉奸恶霸运动。

李振华对这些工作非常重视,他就是想趁日军无暇顾及的时间段完成这些工作,通过这些手段凝聚人心,团结大多数的民众。为巩固渤海根据地打下扎实的基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