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要是没有百倍利害,他们怎能说服全族??
那血手印可看了,上面名号那是有主的,都是寒家有头有脸人物,除了不在北城郡的之外,我看都齐了!
要说就凭和爵爷结拜这种关系就举家相投,莫说你不信了,就是老弟也打死不能信他。
可要是说没有百倍利害放在眼前,你给我再找一个理由说服我!!”
看了默不出声的潭大人,房御史才点头继续说道:“我们听的恐怕消息来迟了,那丰城必有顶百人工匠之力的新机器出来,这才财帛动人心啊,寒家历来和西北萧家死扛,都为了争那个御用之名。
可自从太宗大行,高宗崇圣当道,这天下御用锦帛织物可都出萧家一门,寒家之名开始落败,只能退居重操旧业作那些贫贱之布。
你看我们官衣,哪怕内衬私物,哪一件用寒家的?还不都是萧家之手?
天下分四家,一曰帝家,二曰官家,三曰富户,四乃民户!
前两个都是萧家把持,这后面两家全寒家操控,原本势均力敌,可萧家自从有了一个新主子,那就开始发力了。
先是整合了整个西北州,又挺进了西中州,现在手伸到了东北州,又和北中州大户结了姻亲,派出了家族子弟好几人舍入佛门,那是连东中州的僧侣信男善女穿的居家僧袍都要拿在手中。
萧家不不进逼,寒家只能退避三舍,那萧家头顶御用名号,到了地方结交都是达官贵士,送上的都是名贵织物裘皮细纱。
一番从上向下的打压,那老百姓也开始逐渐跟风起来,同价之下大多选萧家织物。
这样以来,逼得寒家只能降价出售,可萧家根本不屑一顾,以廉价低质为名,使得各地士子名士以穿寒家衣为寒门,以此为耻。
这寒家近日此举,恐就是与此有关,因此我奉劝老哥哥啊,还是放手吧,寒家留不住的!”
“你说的都在理,可要纵了寒家离开,北城郡损两成税赋啊,这朝堂之上弹劾你我的奏章还不堆成山来?”
“弹劾在所难免,可你阻拦能没有弹劾还是能保寒家留下?若是如我猜想全中,那么寒家此次举家相投,那就是铁定丰城那边有一线生机,否则寒家败落只是时间问题。
寒家就是为了防止被萧家侵吞,而不得不如此这般罢了,否则绝不会把百年不分家的寒家一口气拆开,让原本嫡系子弟全都跑西南州去了。
独独抬一个庶出做了嫡系,然后打着和爵爷结拜的名号跑丰城了!
这件事肯定势在必行,只要我们伸手阻拦,寒家那就会破釜沉舟,到时候可不是两层税赋的事了。
真的激出了火气,寒家会作什么不知道,肯定那些和秦朗结拜的家族,比如好家?甘家?墨家?这几个都动起来!你摸摸脖子才是正事了吧!”
要说寒家还只是两成的赋税损失,那么好家加上甘家可就顶了一半的北城郡赋税了,这两大家族一个垄断了胭脂行业一个纯粹就是人口买卖,整个州八成商户加起来也跟不上他们的财力。
要是这几家都联合起来给太守使手段,可真的等着摸脖子了,这些家族背后都是有人的,调动起来的力量那是极其巨大的。
现在拦着拦不住,不拦着就有失职守,潭大人一筹莫展,紧皱双眉不停的摇头叹息,此事棘手啊。
“房兄啊,你看这事怎么办,既然拦是肯定拦不住,想来就算没有我这个太守的文书,他们想要过关卡,那也是只要打出爵爷结拜兄弟之家的旗号,那丰城也肯定举双手双脚欢迎了吧!如何是好啊!”
“你也看了,我想要拖,那寒家……”
“放吧,不放就是现在死,放了就是出门死,反正没路走了!你我联名上书吧,这事情只能请圣裁,我们给寒家发一张十五日通行文牒,十五日他们就算全族都过去,也运不过去多少东西的。
等朝廷下来旨意,我们依照旨意再办不迟,到时候有了上谕,什么都好办不是嘛?!”
“好!就依你之言,我执笔,你润色!”
把火炉上温热的酒水一口饮尽,拍了拍大腿,潭大人直接起身打开一封新的奏折,直接提笔写了起来。
不说两位大人联名写奏折上告朝廷,就是好家和墨家还有甘家也闻风而动起来,寒家家主寒乐水头一次挨家挨户的登门造访。
给每个家族的长辈都促膝长谈了许久,其中利害缘由说的通透,寒家要破釜沉舟了,诸位都是联姻友好的家族,还是爵爷结拜家族,就多多帮忙,毕竟家大业大,想要搬家真的不是一年半载能完事的。
别看寒家号称万张机的豪门是吧,扣除实在老旧三十年以上的织布机械,剩下也有数千的量。
每个机床配一个织女,这算单人床了,可身后要有六十个劳力给织女提供物料才行,要不然很块就断了料了。
织布是很慢的事情,可从棉花里面挑出棉籽的工作,那是更加缓慢,看上去一个人挑拣了一大堆的棉花,经过纺线纺车转成棉线,这量可就少的可怜哦。
好家和甘家那是摆出了极度的热情,要人出人,要力出力,墨家是茶叶商人,这一次墨家没有出太多力气。
墨家明确告诉寒家家主,我们家现在全力修建爵爷的城墙工程,人力物力已经投入巨大了,再从工地上抽调回来,这得不偿失啊,恳请寒家见谅。
寒家那是非常理解的,毕竟给爵爷修城墙这事情,一直都是他们几个家族秘密参与的,爵爷到现在还不知道已经在封地里面,很多地方都开始竖立起了城墙,虽然规模不大,建筑的也比较简陋。
可也算是有了城门楼和跑马道,墨家答应了这次寒家不是要平整那些石头荒地嘛,我们家给派人过去搬运石头,这些石头拿来可以修城墙嘛,也算给寒家帮了大忙。
“尚需半年?”秦朗眉头紧皱,把手中的茶杯递给老四,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这让老四实在为难。
看大哥满脸嫌弃的样子,就知道大哥那是不信的,不由摇了摇头轻声解释道:“大哥,一台机床重四百斤那是常事啊,双马拉车也不过一次运一张机。
何况还有那么工匠要吃喝拉撒睡啊,这牲口马车要安置吧,这工坊地界要一点点的扩平是吧?算下来,用半年时间,已经是所有人吃住工地上了,这样看大雪要来,我们寒家可下了血本,必会在这些天内首先建设一个能住人的工棚。
让几百工匠首先住进去,真的开工也要等雪化春来方可啊。就算顶风冒雪一点点干,也要最少最少六个月,以然尽了全力。”
“不是用新机嘛,怎么还拉那些老重的机器过来,完全可以废弃或者作为补充使用啊。”
“大哥,并非新机直接就能用的,那老机床拉来,也是让匠人织女有地方干活,毕竟不能一下子都用新机,这个要逐步来嘛!”
挥了挥手,秦朗满脸不屑的说道:“传话给寒家,告诉他们我们丰城打开四门欢迎他们到来。这机床嘛我们出了,熟练的女工向过来。
还有扩地的事情,好办!这房子嘛,嘿嘿有了水泥哪里需要六个月?一个月之内叫你们住进去!”
“……”老四那是打死都不信的表情看着大哥,大哥这是有点飘了啊,他满脑子想啥啊,这么多人口的迁徙,搁在任何地区都是一个重大的工程。
不说别的,就上万人每天排泄的那些废物,就要多少大车来回运输出去啊,这都是人力物力的持续投入,可不是说说就能行的。
秦朗把丰城的将作监衙门的几个主事人给找来,吩咐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寒家和墨家负责把那块地皮给清理干净,全部翻土夯实,这土一定要用火烧过哦,为了防止土壤里面存在虫卵。
只要寒家做到这一步就行了,其他丰城来处理。老四惊的下巴都掉下来了,瞪大眼睛惊恐的问道:“大哥啊,你不会想要我们的工匠都睡野地吧,这地面平整了,可没有片瓦房舍,……”
不等老四抱怨说完,秦朗嘿嘿一笑,摊开一张比较大的白纸,用鹅毛笔蘸着墨汁,在纸上画了起来。
“看清楚了,这是烧砖的工艺,我知道丰城东边有个村就是烧砖瓦的是吧?让他们按照我这个工艺去作就是了,出来的是红砖不是黑砖。
这些是配料,你们要准备好,混合之后出水泥,在砖瓦工坊边上起一个水泥工坊,专门给城里供应水泥。
……你们看这是……”
秦朗详细的勾画了每个细节出来,至少在秦朗规划中,这个工坊应该是水泥结构的砖瓦房,和农村盖的房子差不过就行了。
肯定比木头房子简单啊,为了解决房间过小的问题,就要有沉重构件,只要能够承受屋顶重量,那么房子就能建设大一点的。
用了水泥,虽然没有钢筋混凝土,可也使用了本地特产的铁木,这铁木能当钢铁用,在丰城有的城楼上就是插入了铁木作为支撑物,这历经百年风霜雪雨也没见他们腐朽啊。
有了铁木作支撑物,这房子就不用作成隆起的顶部了,大夏的房子上面都有大梁,而且房子越大就梁越多,弄得秦朗都以为那是殿。
在后世,头顶上只有天花板加一个电灯足够了,而大夏的天花板那是非常高的,甚至五米开外也是正常的。
如此高的举架,在秦朗眼中这就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啊,有那个功夫,不如再盖一个了,因为有了铁木作支撑物。
这房顶可以作成平整的,那么就可以继续上面盖二层楼,秦朗毕竟还是一个工地白帽子嘛,对于这种事情,那是得心应手。
直接急匆匆跑到了寒家选定的工地,这地方寒家和墨家算是拼尽了全力,他们要抢再大雪下来之前,把地面平整,然后挖地窨子。
就是地窖,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盖房子,因为要盖房子再大夏,想要盖一个放进去机床的房间那是非常漫长的事情。
光物料的运输,就能让寒家吐口血出来,所以他们选择的就是就地平整,然后靠近东铜陵山体附近,背靠山体,直接下挖。
挖出一个巨大的空间之后,把纺织机器埋进去,然后预留出人的空间,为什么这么搞,就是利用地衣来作保护层。
有了土地的保温,这外面如何大雪纷飞,都不会影响下面得工人继续干活,有专门的竖井投送各种物料和生活物资,也有专门的渠道使得活水流进来,甚至地下还预留了牲畜养殖的地方,实现了人畜饮水分流。
这么短时间能够勾画出这么复杂的一个工程图,已经算是寒家的底蕴体现了,他们拥有一大群的工匠,可以凭空的畅想出这些东西。
第一批的水泥被从山上水坝那边拉了回来,毕竟为了修建水利设施,当初就用西洋人办法,再就近建设了一个水泥工坊,产量不大罢了。
现在工地急需大量水泥了,那只好加班加点的赶造水泥,新的红砖倒是简单,那工艺只是物料差距而已,这一次送来的红砖,根本就是以前存留下来的老物件。
“这么快有红砖?这烧砖都要三天三夜吧,他们怎么做到的?”
“回爵爷,这批货乃是砖瓦村送来的,几年前他们村就烧出红砖了,可也只是偶然而成,数量不多,一直都当宝贝供着。”
“呵呵!”秦朗把手中红砖在手里掂了掂,轻笑着说道:“青红砖区别就是冷却方式,大夏瓷窑都是浇水特意冷却的,这就是青砖了,要自然风冷就是红砖了。没啥难度。告诉他们青红都要弄,看看什么工艺生产速度更快,就用哪一种,这盖房子青红都行!”
“爵爷,砖瓦村的村长派人运货时候也带来一句话,想要问爵爷,这青红砖差异不大,并未省下工料,这红砖何用?还请爵爷指点一下。他们村一直都把偶然出的红砖当作宝贝,说是窑神赏赐的物件,否则烧几十年也见不到一个红砖出来的。”
“这要不是看爵爷拿出了烧红砖工艺在,他们还真不相信红砖是刻意烧出来的,都以为此乃天成啊!”
挥了挥手,秦朗哈哈一笑,指着红砖又从地上拿了一块青砖说道:“青砖好啊,这玩意盖城墙最好了,能用几百年上千年,风吹雨淋千百年不会损坏,要结实耐用还是用青砖。
而红砖嘛,就是没有用水淋冷却罢了,说实在的从原本工艺上,青砖跟存在优势,只是冷却方式不同罢了。
我让他们烧红砖,只是让他们掌握一个新的制作工艺,好为以后出空心砖和防火砖做准备,防火砖那是作冶铁炉用的。
而空心砖,直接就可以建筑用嘛,空心砖省工省料,更适合咱们现在的建设大工程用量,要他们加班加点务必保障砖的用度啊。”
青红砖,其实前面工艺都一样的哦,能出青砖头,必然出红砖。出来砖头之后,要是浇水那就是青色的,要是不浇水,放在那边冷却,就是红色了嘛。
你要是刷一层彩釉上去,继续二次烧制,出来就是琉璃瓦或者琉璃砖了哦。丰城砖瓦村把红砖收起来,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红砖稀少。
这就是一种生产事故,对于他们来说,只有青砖那才是正常的,出了窑就必须要浇水,只有浇水不充分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红砖。
而他们的老村长为了避免人们恐慌和上面责难,就宣称此类事情都是窑神赏赐的宝物,需要好好保存起来,不得售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缘故,这红色砖头很难卖出去的,天子居中五行乃属土,这青砖颜色青玄乃属水。
五行中,水克火,作为建筑材料那是最恰当的了,而天子宫殿反而属于土,需要金碧辉煌。
红的砖头,在大夏老百姓眼中,那是代表火的,所以根本就不会卖掉,而砖瓦村烧制砖瓦每一次都是动用全村劳力开窑。
费尽心力物料生产出来东西根本换不来金钱,这已经很打击人了,要是让村民知道自己是疏忽大意的生产事故造成的全村损失,那还村子不闹起来啊。
所以有些时候封建迷信也是为了安定团结的,不好解释就归神学范围了嘛。第一批红砖也要等几天才能出来,现在送来都是库存货,除了几大车红砖,还有大量的青砖。
这些物料被专人统计之后,确定可以起三个房子,而根据秦朗的设计图纸,能够起八座房子。呵呵笑着,手中捧着图纸秦朗指着图纸说道:“看清楚了,这砖头要一层层交错叠起来,然后下面要打好地基,抹好了水泥,每一个砖头下面要摸一层水泥。”
秦朗那是撸袖子,自己亲自操刀,用水泥石灰和沙子调和好了配料,自己做了一回泥瓦匠,他教的就是农村建房子最基本的瓦匠活。
而且他毕竟属于门外汉,别看他是白帽子,这手艺活那是不过关的,也就有点理论知识罢了,做个样子还可以,都不如大街上随便一个老汉手里出活。
弄得满身大汗,气喘吁吁这才垒上了几十块砖头,左右瞧了瞧,心满意足的点点头说道:“还行,手艺没落下,没有偏是吧!”
“都看好了!”秦朗兴高采烈的对着周围围过来参观学习的老工匠们,高声的喝到:“我刚才做的是垒砖,现在要抹墙,要把前面打磨的光滑才行,这水泥要用细的,手里这块叫做刮板,这个叫做抹子。”
手里举着临时叫人做的工具,乐呵呵的指点起来,嘴上不停,手也上下翻飞,算是把刚才垒起来的一小块墙面涂抹了一遍,并且还算光滑平整,总算没有丢人。
叫人拿来炭火炉,抱来稻草把周围铺上,然后直接放火烧屋,没办法这是现阶段秦朗能想出来的最快的方案。
就是利用火烧来快速烘烤水泥的水分使得他们快速干燥,这时候的水泥制作工艺还极度原始,秦朗和西洋人一起鼓捣这种水泥,也只能算是水泥的一种罢了。
具备了水泥的一切效用,唯独这个风干速度那是叫人头痛,只能用西洋人提出的火烧得办法加速,否则自然风干需要大约十五天才行。
而且用火烧得办法虽然很块使得水分蒸发,可一定要控制火温,这火要能够把水烤掉,可绝不能烧坏水泥。
水泥也是不扛烧的,要是直接用火不停烧,水泥也很块毁掉,用火烧水泥最容易出现裂缝,可现在也没有更好办法了。
等稍微水泥变干,秦朗就急忙叫人撤掉周围的火源,只留下几个炭火炉子在烘烤,这样一面水泥墙壁就建成了,虽然还是粗糙,可也算大夏朝第一次让众人见到了水泥红砖墙。
“爵爷神人啊,这就成了,这是墙?”
“这才多久啊,你看这前面好平整啊,滑不溜丢啊!”
喝了一口下人奉上的热茶,秦朗用白毛巾擦了擦额头,这才说道:“你们都按我说的办法去做,三天,只有三天,能作多少作多少!”
“还有要修建厕所,首先是公共厕所,还有每个房间要有独立厕所!这下面要挖下水道……”
要不是时间有限,秦朗甚至想要他们把抽水马桶都搞出来,不过还是放弃了,现在已经可以作农村小二层楼,一个房可以住进去十点多户人家,那是凹形的房子。
有秦朗亲自现场指导,有那么多熟练的工匠,这工地进度那是一点不慢,人多力量大啊,地上都是碎石块?不要紧!
人挨人,肩并肩,一个个弯腰捡石头,列出几十个队伍平铺开来,这么趟过去,这一路上就平整了。
寒家的人口不断的被送了过来,最先送过来来的织女工匠,被送东城外工坊和绣坊阁里面先去培训一下如何使用新机器。
而木匠营原本的老人们都基本被请了过来,北城郡的木匠营都被花了高价给请了一些能工巧匠过来,就是为了确保建筑工坊的使用。
可即便如此也是频频告急啊。“报!回爵爷,南铜陵发现新的铁矿,冶铁监池大人请爵爷增派人手,现在不是铁匠不足,而是矿工不足。
新矿路途遥远,请爵爷下令修辟官道到新矿区,否则吃喝都是问题,里面矿石无法运出来。”
“找到新矿了!”秦朗闻听消息慌慌张张扔下身边一堆工匠,急忙跑了过来。
此时的秦朗可不是爵爷装扮,那是真的如同建筑民工一样了。
连续几天吃住在工地,浑身上下都是在烂泥中摸爬滚打一般,脸上手上全是水泥,就连双脚都是赤着,在这种地方穿鞋子还真的不如光脚方便。
这几天还算有一定成效的,这大批物料都从北城郡给运了过来,各兄弟家族也出了大力,所有费用都是他们自己掏腰包。
原本以为水泥会跟不上用度,可被甘家送了三百民夫之后,这水泥也是量产起来。当地的工匠们也并不是完全按照秦朗的要求盖房子。
对于盖房子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四面墙壁还是平顶,这样房子根本就不稳固,所以在四面全都立了四根铁木,如同盖亭子一般。
先栽四根巨大铁木,以此作为支撑点,然后再开始垒砖抹水泥,等盖好了,你会发现原本方方正正的房子,被他们盖出来都是如同椭圆形一般。
秦朗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就是炮楼子嘛!你们愿意咋盖就咋盖吧,反正不是我来住!你们这个房子啊……
摸了摸光滑的下巴,吧唧一下嘴巴,心里暗暗下了一个评价,也就算是伪劣工程,比豆腐渣工程强,勉强达到民用级别,比后世那种猪圈要好一丢丢。
用白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水泥,这才冲着来汇报的差役开口问道:“池矿监发现新铁矿了?”
“回爵爷,池大人带着矿监下面几个吏员,深入南铜陵二百八十里开外,在一座无名山谷之中发现可堪大用之矿。
经有经验的老师傅现场冶炼,可以推断这地方最少可以开采百年,虽然矿不大,但是铁矿品质高,属于富矿,冶炼后矿渣极少。”
“才百年矿!!”秦朗脸色有些低沉了,没有刚才那么高兴了,因为南铜陵太多矿了,那就是一个矿区。
朝廷在那边有个奴矿营地,号称十万人吃住都在里面,据说自供自济都不需要外界补给。
规模堪比丰城一般巨大,可在地图上根本就没有,谁也不知道在什么位置。
那唯一一个前站关隘属于朝廷大军驻扎,外面的人走到这个关隘就算到头了,进去半步就直接罚为奴永远别出来了。
这南铜陵开矿历史可以追溯上千年之前,就是太祖时期也是大规模开矿,这地方生产铁木可以当铁用直接制作盔甲兵器。
这本地出的铁器铜器也是非常好的,而且南铜陵的铁木只能本地南铜陵的铁器来砍伐,相生相克天然而成。
朝廷把持的那个矿区,至少就是一个千年矿,甚至更大,因为已经开采至少千年了,现在以然十万人日夜开采,那地方十分的神秘,没有人知道具体怎么样。
可就算推算的话,那也是一个超级巨大的矿区,自己这边铁匠营不愿意听从调配,失去了铁匠营的支持。
自己真的是举步维艰,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用木头和石头制作各种工具,就连水车和锻压机,还有新式的织布机,全都是木制的。
为啥提拔薛公士当步造都督,其实他老人家那是根本不具备当都督的材料的,实在手中无人了啊。
狠狠心咬咬牙,秦朗命令丰城管理铁匠事务的冶铁监下属的池矿监带上人手,不惜代价冒着巨大风险,钻山沟子去探明新矿区。
要冶铁,就要有矿石,可铁匠营不但能制作铁器,也是唯一和朝廷矿区有关联的一个单位。
他们才可以正大光明的和矿区联系,矿区输出的矿物会被运铁匠营被加工和冶炼出来,要是铁匠营愿意归附秦朗麾下,这就如虎添翼了。
可铁匠营不答应,这就麻烦了,不但丰城没了大规模铁匠支持,还短缺了大规模的矿石供应,丰城不是没有铁匠,也不是没有矿石贸易。
可要明白,这些民间铁匠主要的工作是生产小物件,或者修补罢了,一般都是打造农具和日常用品。
和铁匠营那种从冶炼到大规模生产的职业工匠不同,有很大区别,甚至本质区别,一种是学徒工单打独斗,一种是大规模集团化生产,无法同日而语了。
而且,历朝历代为了防止诸侯谋反,这矿石贸易可都是严查的,但凡购买铁马盐粮超过一定限量,就需要上奏折给天子说明白问题,避免发生什么不愉快事情。
想要不被掣肘,只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自己开矿,南铜陵既然有矿区,肯定有其他矿区,我们换个地方挖一样能挖出矿来。
到时候自己冶炼一样能搞定的!这个池大人也算鞠躬尽瘁了,在深山老林里面十几天没黑没白的来回转。
爵爷下了死命令,那是年前务必找到新矿坑,而且要可堪大用,所谓可堪大用,那就是要能够长期开采,并且高质量恒定产出的矿区。
铜陵的矿坑矿洞,的确很多,可都是小矿杂矿,要么就是含量较低,要么就是多种矿物混合,这在大夏这种古代冶炼技术制约下,还能不能够有效提纯,所以要找大的高纯矿,可不容易。
为啥是死命令,这还有三四个月才年关,池大人他们一口气半个月就找打了矿了?在几天可就下雪了啊,这深山老林里面,一旦大雪封山,在山里面的人就是百分百没有活路的。